化龍山,北側山腳。
山腳下,百餘人集聚在這一片空地,所有人不約而同的抬起頭,仰望著山道上闖化龍道之人。
此山明明只有寥寥三百臺階,每道石階至多高一寸半餘,每隔百階便會出現一面寬闊的石臺。最近七零八碎的東西加在一塊兒,這山也不過百米,卻給了在場人一種極重的壓迫感。
相比起不遠處熱鬧的“集市”,這裡清淨的讓人不太舒服,所有人都心照不宣的刻意壓低自己的嗓音,避免影響到山腰上闖化龍道的人。
雖然壓低了聲音,可仍舊會有議論聲。
一旁,一群衣著不凡的幾名青年,討論著化龍道上行走的幾人,其中一人開口說道:”這化龍道果真如傳聞中一般,表面不顯山水,實則暗藏危機。”
“嗯,確實如此。”對面青年點了點頭,感慨地說道:“以陳師兄七階巔峰的修為,也不過勉強走過三百臺階中之一的蛻骨,便快要虛脫,幸好臺階不是相連中途可以稍加歇息,否則又有誰能抗過?”
另一名青年眼神黯淡無光,然後嘆了口氣,道:“雖說師兄已度過蛻骨,可接下來的鍛魂更加恐怖啊!不求有何奇蹟,就希望師兄能走的遠一些吧。”
“是啊。”
“我看一百八十五步應該是極限了,其他別派幾人也不好受。”開頭的那青年瞧了眼左右兩道的人,再次解說道。
“我倒覺得是有可能兩百步左右。”
………………
他們之間或許會有一些大膽猜測,但沒有一人會覺得“程師兄”能化龍登頂,畢竟那是多年來未有人能打破的魔咒,所以說基本預計的數字都在二百內上下浮動。
躲在人群中的林雲逸,一字不差地將他們的話計入了腦中,想著不久前從《青雲實錄》中看見的內容,心中再沒一星點質疑。如若化龍道如此輕易渡過,隨意來人皆可闖過,又怎能留下這麼多的神秘感及遺憾。
化龍臺屹立山之巔,共四條山道通往,山道間皆有三百臺石階,每相隔一百石階都是一種不同的考驗。
一旦腳踏上石階,體內的玄力就會被封印,無法動用一絲玄力。
前一百石階,被稱為蛻骨,需靠自身體質扛過重風之壓。
中間一百石階,被稱為鍛魂,需靠自身靈識強度扛過靈識衝擊或威壓的考驗。
最後一百石階,則是二者的混合,亦為真正的化龍,是對肉體與靈識的雙重壓迫,這是最終考驗。
每透過一次階段,會獲得一次靈源灌頂的機遇,它可以迅速提升闖山道之人的靈境及自身修為境界,乃可遇不可求,其最為珍貴的是無後遺症,謂之絕佳。
反之,只得兩手空空,一無所有。
所以,當林雲逸得知那人所說的情報後,不由一邊謾罵斥責那百曉門的白玖不靠譜,一邊又馬不停蹄的死趕。
直至他花費一刻鐘剛趕到現場後,才發現自己被耍了,眼前的化龍道正好有人在闖山,即使他現在想親自上也不可,除非被遣送下山。
而且從道上被強制遣送下山後,化龍陣需要從天地吸收玄氣來維持之前所消耗的,循其自然保證大陣在最佳狀態,可以提供等平的靈源灌頂,於是根據林雲逸心中估算。分明還有兩刻鐘時間,心中雖有鬱悶,但還是將目光轉移望向了其他化龍道上的人。
“哇!”人群終是響起一陣較為喧鬧的驚呼聲,原來是有一名煉體八階修為的人闖化龍道失敗,引起眾人一片譁然。無形中再次打壓了現場青年一輩人的的自信。
林雲逸仰起頭看著遠處的半山腰,那人大概行至有一百九十餘步,離能暫且給他一個喘息的機會幾乎近在咫尺。或許再受到一次靈源灌頂他還能走的更遠幾步,只可惜倒在了最後幾步上,便是這微小差距讓他與最終的試煉失之交臂。
繼續眺望化龍山,只見山間光輝大作,一道頗為溫和似旭日的光灑落,將那人包裹在其中。闖道中受了的傷,於光輝之中慢慢好轉,看來這便是以往前輩留下的治癒陣術。
一番治療後,那人的身體及靈識本源之地已無大恙,基本治癒近九成。至於剩下的一點頑固暗傷,也不是大問題,因為治癒術不會立即散去,它會著附在傷者身上留下一個符文,在體內維持一段時間,徹底治好因闖道而留下來的大大小小的傷。
山間又是轉起一道風,把半山腰的那人給憑空託送下山腳。只是回到始點的那人久久不能回過神來,面容呆滯眼神恍惚,彷彿在一瞬之間身體中的靈魂被抽出來,只剩下一副空洞的軀體。
身傷好醫,心病難治,心結不解,註定成病。此病斷然不是外物可解決的,心病還須心藥醫。
林雲逸看著那人如此悽慘模樣,心底生出一絲絲同情,不過轉瞬便被心中的緊張感蓋過,他伸手攥成拳,手心因過度緊張而冒出汗來,環看周圍沒有一人再有心情多言,唯有方才闖道失敗之人的同門上前來安慰,或者拍肩及柔聲細語的開導,生怕那人悲極傷身。
在場的人下意識的將目光投向那人,旋即心底不由發憷,艱難的吞下一口唾沫。就連他們這群人中煉體八階實力的佼佼者也因大意而敗下陣,導致發揮大為失常,更是如警鐘敲打著眾人,提醒他們不要異想天開,還是踏踏實實的一步一步慢慢來。
所以不會有人著急催促,他們皆在害怕,恐懼發現最後會是平庸的自己;更不會有人嘲笑他人,他們連自身都難保周全,或許剛笑完他人,自己就會淪為下一個“笑柄”。
沒過多久,林雲逸所在的那條化龍道的人闖道失敗了,這是意料之中的事。不過那人僅憑七階修為便走出了一百八十一步,在過往之中也算上等。
在不短不長的一刻鐘後,大陣也是調節完畢,當初始點旁的石柱上,那一空白凹槽亮起後,林雲逸知曉該輪到他登場了,雖說早已清楚,但無把握的他仍舊是犯起了忐忑,心懷不安的他邁動步子,脫穎出人群,吸引起眾人的目光與好奇,大部分的目光都在打量著他,似要早早的看出一些什麼來。
明明十幾步之遙的路,卻因林雲逸為緩解壓力而故意放慢速度,從而顯得漫長。
但,即便再長的路,也終有盡頭,他終究還是來到了石柱之下,“開弓沒有回頭箭,幹”林雲逸心底如此想著,而後深吸一口氣吐出,隨即掏出腰間儲物袋中的石符與凹槽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