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怎麼說,也比傻呆呆看這樣的春晚有意思的多啊。
從這個角度來說,恐怕1985年春晚對麻將牌的風行和推廣,還起到了一定推波助瀾的促進作用。
起碼讓這一年,成為了京城在解放後全面開始恢復麻將傳統的元年。
不知有多少戶人,純粹是因為春晚的無趣,才開始了麻將的佈道。
再之後,春節假日甚至尚未結束,批評的信件就像雪花一樣,從全國各地寄到國家電視臺。
以前觀眾來信是表揚春晚節目辦得好,這次來信,無一例外是批評節目辦的“質量低下”“雜亂無章”。
而且由於批評的觀眾太多,電視臺方面也不得不有所交代。
於是十一天後,電視臺透過《新聞聯播》,鄭重其事地就此事向全國觀眾道歉。
這還不算完,有關部門先後派了四個調查組到國家電視臺,調查晚會質量,分析失誤原因。最後黃導因此被停職半年之久,打擊可謂不小。
不過春晚的失敗,倒是對寧衛民沒什麼影響,因為他早就知道這場晚會回砸鍋。
而且三十年後還會被網路時代的網友們挖出來,冠以“史上最差”的一屆春晚。
那麼既然沒有期待過,也就無所謂失望。
這個除夕夜,他的精力都放在跟老爺子閒聊天,聊聊舊日光景和過去的人們怎麼過年上了。
大概是最近的幾個月,寧衛民一忙起來,師徒倆好久都沒在一起這麼放鬆,這麼親近的聊過天了。
看徒弟連電視都春晚都不看了,專心跟自己聊天。康術德的心情也不錯,還真想起了一些幾乎忘記的往事兒。
在寧衛民聽來,好多都挺有意思的。
比方說,這最後的一天的黃昏,仍然是好多小販賴以生財的寶貴時光呢。
據老爺子的所說,過去的京城,除夕臨近黃昏時分,是街上最清靜的時候。
店鋪早打洋關門,衚衕裡幾乎見不到人影。
除了寒風颳得電線杆上的線和樹上的枯樹枝子呼啦啦的響,聽不到什麼動靜。
只有走進大小四合院或大雜院裡,才能夠聽到“乒乒乓乓”在桉板上剁餃子餡兒的聲音。
那是從各家裡傳出來,你應我和似的,就像是過年的前奏。
但往往就在這時候,衚衕裡會傳來一聲聲“買荸薺嘍!買荸薺嘍!”的吆喝聲。
由於四周清靜,這聲響便顯得格外清亮,在風中盪漾著悠揚的回聲,各家都能夠聽得見。
這時候,各家各戶通常都會有人走出家門,來到衚衕裡,招呼賣荸薺的。
“哎,買點兒荸薺!”
賣荸薺的先不問數量,倒是會再次刻意問上一句。“您買荸薺呀?”
買主兒便會說,“對,荸薺!”
賣荸薺的一定還會再問,“年貨您都備齊了?”
大人們便會欣然作答,“備齊啦!備齊啦!”
然後彼此笑笑,點頭稱喏,算是提前拜了年。
荸薺,就是取這個“備齊”之意。
那時候,賣荸薺的,就是專門來賺這份錢的。
買荸薺的,無非是圖這個荸薺的諧音,討這份吉利的。
那時候,小販賣的荸薺,一般分生荸薺和熟荸薺兩種,都很便宜。
也有大人手裡忙著有活兒,出不來,讓孩子跑出來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