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在這麼重要的演出上,春晚居然不用原唱葉振棠,反而用呂念祖翻唱,也是夠令人費解的。
觀眾們的直接感受,就是相當失望。
還有羅文演唱歌曲《共享快樂年》、《在我生命裡》,一樣反應平平。
這主要是因為《射凋英雄傳》並沒有透過電視臺大範圍在大陸播映。
內地除了愛看錄影的小青年和孩子,就沒幾個人聽過羅文的《鐵血丹心》。
羅文在內地知名度不高,觀眾自然不會感冒。
而且當代大陸地區的審美還沒到與世界“完全接軌”的地步,也真看不得女了女氣的“妖男”。
許多觀眾在看羅文演出的時候,心裡一個疑問是免不了的。
電視臺找這麼個“兔兒爺”來幹嘛?
再往下,黃阿原搞現場募捐,民族歌曲,戲曲演唱……一個接一個毫無興奮點的節目,徹底把晚會的節奏帶入了鬆散、緩慢的境地,完全達到了一種讓人昏昏欲睡的催眠效果。
由於孩子們在白天已經可勁兒的撒歡兒了,在這些節目播出的時候,大部分便就此進入了夢想。
除此之外,本屆春晚的節目編排上還出現一個重大失策,就是曲藝節目的數量少得可憐。
偏偏王景愚的雜技客串毫無新意,為“津門運動衣廠”做的植入廣告極為牽強,流於下乘。
那麼相聲中除了馬老的《大樂特樂》,也就是姜昆一個《看電視》了。
結果馬老的風格本就偏於平緩,在如此大的場地耍單口相聲,根本沒法看清他的表演。
而李文華又生病了,姜昆只能與旁人搭檔,所以反響都明顯不行。
唯一值得稱道的亮點,讓人耳目一新,笑不攏嘴的曲藝節目,就是小品《拍電影》。
然而零下十度的演出環境,讓只穿背心小褂表演的陳培斯差點“捨生取義”,演出一結束就被送上了救護車
毫無疑問,這也是一件沒人希望看到,絕對不該發生的事兒。
至於歌曲類節目,雖然數量比較多,但依然乏善可陳。
除了房新華的《小草》,董文華《十五的月亮》,黃錦波的《龍的傳人》,和汪明荃的《萬里長城萬里長》這幾首歌,就再沒有什麼高水準的歌曲了。
連去年紅得發紫的奚秀蘭和張明敏的表現都平澹無奇。
尤其是黃導應廣大觀眾要求,安排歸國探親的電影明星岑衝透過春晚,對全國觀眾們說幾句拜年語,更是出現了極為嚴重的重大失誤。
或許是岑衝旅途勞累,剛下飛機就接到這樣的任務,頭腦不是很清醒。
或許是她太不把這次上春晚,對全國觀眾的發言當回事了。
她居然說出了“不想回來”和“你們X國人”這樣的話,犯了眾怒。
結合她是明星中首先出國的事實,她就此背上崇洋媚外的罵名。
總而言之,這一晚上,家家戶戶看春晚,都是看得冒煙又冒火。
正因為頭兩屆春晚的吊高了人們的“胃口”,以致於大部分人對這場演出的評價都不高。
甚至出於對節目的失望,有不少家庭都放棄了對電視機的固守。
轉而又恢復了舊日的傳統,去街上放鞭炮,去閒聊說笑,靠打牌下棋消磨時光了。
值得一提的,倒是京城早已經消失不見的麻將牌,也在這一晚正式死灰復燃了。
那幾乎都是去廣東上貨的個體戶弄回來的。
基本上都是綠白兩色劣質塑膠殼組成,以劣質膠水粘合在一起,中空,內裝泥沙以增加分量的玩意。
打幾圈下來,用做麻毯的床單別說睡人,就是睡刺蝟都嫌硌得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