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裡這個時間段兒,早就應該開始忙了。
畢竟餐飲業會被叫做勤行,本身這種工作就是以艱苦著稱的,純靠人工賺錢的。
尤其是高檔餐廳,無論餐具後廚的衛生要求,食材的處理,還是用餐環境,都要求頗高。
這就更帶來了巨大的工作連,讓壇宮的人在工作上就更需要爭分奪秒。
更別說這裡還不比壇宮飯莊在京城的總店,這是東京分店,赴日員工總共也就三十三人,原本人手就少。
其中還得刨除兩個保安,兩個樂師。
要再加上輪流值換休息,那這些真正的業務骨幹就又得減員好幾個。
其他的人要負擔起整個餐廳的運作,他們的工作能不忙嗎?
說白了,根本不是一個蘿蔔一個坑,而是一個蘿蔔兩個坑啊。
真是每天都跟打仗似的,有人生了病都不敢輕易休息。
但現在偏偏沒人有心思工作,大家都圍在一起吵吵,這說明什麼?
只能說是大家都覺得這些辛苦付出不值得了。
每個人的心裡很煩,又沒有辦法宣洩,所以才圍在一起議論這事兒。
哪怕後廚來自峨眉酒家的伍師傅和素材劉的劉師傅,以及老兩個負責演奏的樂師,看著到這種情況,同樣也很鬱悶。
他們是外援,包吃包住,拿多少錢一個月,出國前已經都說好了。
按理說獎金什麼的沒他們的份兒,原本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
但誰都沒想到日本人還有一年領兩次獎金這樣的美事兒。
他們更沒想到日本人真正的收入會高到這種程度。
突然發現這種情況心裡沒有落差那是不可能。
要知道他們在各自的行業裡可以說都是傑出的精英,從來走到哪兒都是橫著走,吃大頭兒的。
憑手藝吃飯嘛,理所應當,這沒什麼可說的。
但現在和那些做啥啥不成,幹嘛嘛不靈的日本人一比,他們什麼驕傲和自信都沒了。
在他們眼裡,這不就是明著拿錢操人呢嘛!侮辱誰呢?
這幫狗日的,除了天天鞠躬“嗨嗨嗨”的鞠躬,“瞎敲瞎敲”的叫喚,還會幹點啥?
憑什麼拿這麼多報酬?
難道就憑倭寇厚待的血統高貴?
他們和壇宮的正式工一樣想不通。
說句不好聽的,他們現在還真的有點懷念起在國內吃大鍋飯的日子了。
哪怕就剩下一碗粥,那也得全國人民一起分著喝。
至於這天帶班的中班廚師組長,輪值到了小查和戴紅二人,餐廳領班是劉建興。
他們仨儘管都是寧衛民的鐵桿兒班底,親信裡的親信,知道孰重孰輕,不至於隨便鬧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