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一時覺得意興闌珊,他是操切的性子。權在手的時候魯莽,情勢不對卻極容易心灰意冷。當下擺擺手就想回轉。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吧,反正他不過也是慈禧捧上來的!
看著光緒轉身,文廷式抬頭急切的就大喊了一聲:“皇上!”
光緒回頭,彎著瘦弱的脊背,苦笑道:“還怎麼?你們商量著辦吧,朕想好好歇一會兒。累得慌…………”
玉瀾堂外,突然響起了翁同禾地聲音:“天下如此擾攘,皇上怎麼能歇得?”
幾個人都是一怔,就看見翁同禾大步走了進來。老頭子兩眼全是血絲,臉上神色陰沉沉的,竟然還有一絲病態地潮紅。這些日子以來,翁同禾到光緒這兒,都是一概免通傳。光緒瞧見他就覺得高興,今兒卻只是又苦笑了一下:“算了吧,悶得很。朕想喘口氣兒…………”
翁同禾一絲不苟的拜下,直起腰起來大聲道:“皇上,山東飛電而來,十七日,日軍約兩萬。已經在榮成灣上陸。兵鋒直指威海衛!”
幾個大臣大譁,這又是一個天大的壞訊息!京師北面門戶。已經被日軍踹開,南面門口,日軍又探進頭來!當初大臣們多少還有點指望,徐一凡還在朝回趕,他那名聲在那兒,好歹也收拾過幾萬鬼子,說不定還能穩住遼南局勢。打贏是不指望了,稍微挽回點面子,皇上也好下臺,也好求和。現在山東日軍又開始上陸,就算徐一凡三頭六臂也忙不過來啊!
這小日本兒真是地,生生把人望絕路逼做什麼?
大清,看來這場戰事,是敗定啦!
光緒卻神色動也不動,還是那副慘白,淡淡一笑:“知道了,你們商量著辦。”
翁同禾卻不客氣,一下站起來就要攔住光緒。今兒老頭子舉止都顯得有些浮躁,眼睛瞪得大大的,精光四射,讓人不敢逼視。他朝著底下幾個大臣一擺手,大家都不知道翁老頭子今兒犯了什麼痰氣兒,覺得和自己不相干地趕緊磕個頭退下。只有文廷式文大狀元直挺挺地跪在那兒,就當沒看見。翁同禾看他那個樣子,只是微微點頭,也不理會。
“老師,您想怎麼著啊…………朕實在累了,乏了。這天下,還是老佛爺收拾吧……”
光緒喃喃自語,躲閃著翁同禾的眼光。而老頭子卻臉上潮紅地色彩越泛越深。到了這個地步,光緒還有退路。他翁同禾卻是絕無退路!一天前天下第一大臣的位置還在向他招手,一天後卻是慘敗地訊息傳到。其他人老頭子不知道,慈禧定然是恨絕他了!
既然退後一步,都不知道死所在哪兒,這個時候,唯有掙扎著死中求生。他鎮定的轉了一圈,將太監宮女都打發了出去,還仔細的看了看,確定周遭無人,才用低而陰冷的聲音咬牙道:“皇上,日軍在山東上陸。趕緊將抽調出來到京師入衛的淮軍兵隊,再回原防!至於京師空虛,密調徐一凡的禁衛軍,潛越遼西,入衛京師!”
一語既出,震得光緒身子都是一抖。跪在那裡的文廷式也瞪大了眼睛,幾欲暈倒。
帝黨一直在對徐一凡示好。潛意識中也將他當作可以依靠的力量。這調徐一凡入衛京師,而不讓李鴻章帶兵隊來北京,背後的潛臺詞,不問可知!
沒想到翁同禾竟然敢瘋狂若此!
光緒腿一軟,就坐在了身邊一把椅子上。文廷式猛地站了起來。低聲切齒道:“翁大人,你瘋了!”
翁同禾回頭,臉上肌肉都抽搐在一起:“難道你要看著聖君幽閉,小人再度當道,才肯甘
“李鴻章調回去也就罷了,畢竟日軍上陸,回返山東。名正言順。徐一凡現在在哪裡,你怎麼能找得到他?這訊息來往傳遞,時間耽擱不說,萬一洩密,該當如何是好?”
“我和徐一凡地拜兄譚嗣同早有電報往來,他也是一位心懷忠義之士!這主意,就是他出的!徐一凡動向,這譚嗣同盡知,按照他的推算,最多明日。徐一凡就要進遼陽城了!用譚嗣同密本直髮遼陽電報局,他是欽差大臣,奉天將軍,還怕收不到?聖上籲請他入衛京師,有什麼不成?”
“遼西還有大軍在,徐一凡怎麼越過他們,直入京師?要是那邊知道,會不讓大軍擋著他?”
“遼西一幫敗兵,還想擋住徐一凡的萬餘精銳之師?他間道而動,越過遼西。以他當初五天八百里定漢城的速度。比誰都早到京師,到時候,大局就定了!”
“萬一訊息走漏,皇上就在北京城!你置聖上於何地?這等變起京門,史書斑斑有載。哪個朝代。有好下場了?”“難道你就看著我皇上被幽閉,我等清流被禁錮…………皇上是老佛爺挑出來的。再挑一個,又有何難?同治爺駕崩如此之早,難道無因?”
這句話說得是如此之放肆,若不是翁同禾心境大起大落,對來日恐懼萬分地情況下,打死他也說不出來!這一句話也是如此之有力量,震得文廷式腿一軟又跪在了地上,震得光緒大張著嘴說不出話來!
翁同禾凜然的站在那裡,冷冷道:“事急矣,非放膽不足以成事!”
玉瀾堂內安靜了半晌,最後才傳出了光緒似哭非哭的聲音:“朕不知道……我不知道,我什麼都不知道!”言罷他已經掩面,踉踉蹌蹌的奔回了自己地內室。巨大地壓力,讓他那乾瘦的身板在這一刻彷彿就要折斷一般。
文廷式卻抬頭看著屋頂,似乎要看穿屋樑一直望到天上。彷彿想從天上找到一個答案。大敵當前,遼南慘敗,山東又有慘敗的跡象。大清打一仗敗一仗,帝后兩黨,卻還如此糾纏不清,文大狀元腦子裡面轉來轉去,最後只是一聲慘嚎:“想做忠臣,為什麼這麼難?”
“大人,遼陽就在眼前,最多四個鐘點,我們大隊就能入城休息!”
溥仰帶著馬,在一個小土丘下面團團轉圈。在他身邊,大隊大隊的步兵、騎兵、炮兵正在滾滾透過。大家都在不做聲地行軍,蒼龍旗幟在隊伍前後飄揚舞動。過了摩天嶺,就是遼中平原了,人煙漸漸稠密。道左道右,零零星星地全是百姓在呆呆的看著這支虎賁。
溥仰向他回報,徐一凡去立馬在高處,只是向著西南面看。
夏風掠過,隱隱就帶來一片金戈殺伐地聲音。
“來不及了麼?”
歷史是如此沉重,憑藉一個人的力量,難道真的是如此難以撬動?
算了,只要問心無愧就好。這場戰事,自己求的也就是問心無愧四個字而已…………不能憋著搗這個煌煌大清的亂,真鬱悶得慌。還是那句話,不衝著大清,還衝著祖宗呢。老子這個立志當曹操的人都不給你們搗亂了,就拜託你們自己少搗點兒亂子吧…………
他突然自失的一笑,一打馬,健馬頓時長嘶著衝下土丘,融入了不可阻擋的禁衛軍洪流當中。
“禁衛軍,進遼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