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魏,倡優伶伎與匠戶皆屬賤籍,無故不許轉籍,所以子孫後代大都得從事這個行當,社會地位極其低。
若是男的就只能奮力拼博由樂入吏,最好當上樂官,哪怕從九品的都行。
女的當官是別想了,便是內廷選宮女也只選良家子。但也不是沒有出路:若是容貌出眾的,可以嫁給庶族,士族,以及官員當姬做妾,有很大的希望可以翻身。
所以便是李承先和高文君帶過來的這些正經路數的樂師,也照舊將李承志這種年少多金、才貌出眾、不但有官身,而且無一妻半妾的少年郎當做肥肉。不論他入了哪一房,不論男女老少,皆是雙眼放光,房內的氣溫都能憑空升高好幾度。
特別是那些已成家的:他們這輩子算是毀了,但誰家還沒有一兩個女兒?
李承志在屍山血海裡都走過,自是不會不自在,就是有些影響操練的進度。大致轉了幾圈,看一切井然有序,他就不怎麼進去了。
至多也就在躺在園中的樹蔭下,聽哪裡練的不妥,或是突發其想有了靈感,才會進去指點幾句。
還真就得他指點:古典音樂中就沒有“4”和“7”這兩個半音。像箏、笛這種本土樂器,就沒有專奏這兩個音的琴格和孔洞,都需要特殊的技巧才能演奏的出來。
琵琶嗩吶這種外來品倒是可以,但高文君一個人忙不過來。所以李承志還得時不時的用嗩吶給他們演示這兩個音符的聲色。
一眾樂師好不驚訝:這些曲譜,竟都是李候郎撰編的?更驚奇的,他明明不識譜,卻能創出兩個偏音?
高湛和李承先更驚:還能這樣的,那你到底是懂還是不懂?
怪不得世人訛傳,李承志是天智神授?
李承志不好解釋,只說是跟高文君學的。但問題是,他倆哪個不知,未遇李承志之前,高文君是絕然不會的。
李承志這是把他們當傻子糊弄呢……
曲譜和奏法雖是李承志創的,但也是高文君、李承先這種太樂高徒,及一眾極專業的樂官精心琢磨過的。哪裡獨奏,哪裡合音,哪裡用哪種樂器都安排的極為明細且合理。
再按吹、拉、彈、打等樂器分成數房,而且樂師都是老手,訓練的進度不是一般的快。
練了一天,各樂房就已將《好漢歌》與《鐵血丹心》練的像模像樣。這還是一眾樂師沒接觸過兩個半音的前提下。
李承志堅信,明日最多合練一日,用這兩曲登臺演奏絕對不是問題。怕耽誤時間,天黑時,他就沒讓這些樂師回去,而是繼續加練。
這些樂師大都聚居樂市,也就是郭城以西的大市中的“調音”、“樂理”兩裡。所有靠音樂、演藝為生的藝人都集中在這裡:比如擅制各種樂器的匠人、擅奏各種樂器的樂伶,能編曲創譜的樂師、以及靠舞蹈、雜技為生的舞伎和俳優。
還賣各式各樣的樂器,南北朝與周邊國家流行的樂器都能在這裡找到。當時的高文君和魏瑜,就是在這裡被擄走的……
樂市在京城西南,此處在京城東北,一來一去足有四十里,馬車跑快一些也得以兩個時辰往上。所以李承志索性讓這些樂師暫時住在這裡,並安排了飯食,酒水肉食管夠。
除非捨得放下身段操賣皮肉,否則幹這個行當的就沒幾個富裕的,十天半月不見酒葷才是正常。見到流水介端上來的豬肘羊腿冰酒,一眾樂師歡天喜地。暗暗感激著李承志對他們如此厚待,更驚詫於李候郎出手之大方。
府中僱樂師宴樂,願意每日每人付僱金十金,且頓頓管夠酒肉的,京城中委實找不出幾家……
竟有幾個偷偷跑去問李承志:府上可需伶優或舞姬?稱皆是豆冠年華,模樣身段盡是一等一……
差點沒讓高湛把腿給打折。
這些瞎了心的哪裡是給李承志介紹優伶,分明是想把自家女兒塞進李府,奢望被李承志收進房中。
簡直吃了雄心豹子膽,更是異想天開!
高肇對李承志那般的態度,高湛再蠢也知父親是持默許的態度的,李承志遲早得是他姐夫。便是姬,早入房一天也要佔一份天然的優勢,這不擺明在給三姐添堵?
再者,便是李承志要納妾,放著門閥世家的庶女一大堆,何需自汙清明,娶一介樂戶?
便是李承志會好奇,何至於娶到家中,洛水邊的會館中什麼樣的沒有?悄悄告訴我,偷偷帶你去就是了……
要不是高文君攔著,他早動手了。
高湛鼻子裡都快噴火了:“三姐為何攔我?”
高文君抿嘴一笑:“三弟放心,郎君不會收的!”
高湛一臉不解:“為何?”
高文君臉色稍紅:看看自己和張京墨就知道了。
但這讓她怎麼說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