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多,李承志先定了四首:《好漢歌》、《鐵血丹心》、《世間始終你好》:就射鵰英雄傳主題曲,“吼、哈……問世間,是否此山最高……”那首,還有一首是《男兒當自強》。
要是排練的時間夠,可能會加兩首喜慶些的:比如《好運來》。或是歡快些的:比如《三美戲八戒》、《八戒背媳婦》……全乎了!
至於後世的音樂放到南北朝,古人會不會欣賞?
李承志一丁點都不擔心:音樂無國界,更能超越時空,好聽的總歸是好聽的。
《男兒當自強》好不好聽?
是黃霑從唐時的《將軍令》中摘出來的。
《滄海一聲笑》好不好聽?
改編自西晉時的《梅黃三弄》……
隋時的宮廷九部樂,唐時的宮廷十部樂,其中承自周、秦、漢、魏等朝古樂的只有清商樂一支,剩下的全都屬於“四夷五方歌曲”的範疇,且大都傳自河西和西域。
而這些全都是北魏歷代皇帝的功勞。目的自然是為了民族大融合、及促使鮮卑儘快漢化。因此北魏是歷朝歷代音樂發展極為迅速且多樣化的時期。
只要好聽,李承志用古箏彈一曲《致愛麗絲》都沒問題,而且保準叫好又叫座!
所以真不是李承志會的太多。只要不是文盲,運氣不要差到喝水都塞牙的程度,穿越到古代的出路還是挺多的……
自涇州東來,一路閒的發慌,李承志無事便會拿起來練一練,嗩吶和笛子已吹的頗有火候。
至少很少卡殼……
拿起嗩吶時,本是要吹《八戒背媳婦》的,但瞄到魏瑜嘴角留著殘奶,正睜著一雙圓溜溜的大眼望著他,李承志玩心大起:童顏、童音,長的還這麼喜慶?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給你吹一首,要不要?”
魏瑜眼睛一亮,剛要點頭,又猛的想起了“去年一滴盯思淚,至今未到耳腮邊……”
“蠢不死你?”李承志譏笑道,“那是詩,這是曲!難不成我還能在曲裡罵你?”
哦,也對!
魏瑜頭點的飛快:“要要要……”
等李承志吹完,魏瑜高興的眼睛都彎成了月牙兒:“真好聽,這曲叫什麼?”
“《灞波兒奔奔波兒灞》!”李承志兩眼笑眯眯,“改天你把魏瑾也帶過來,我教你們唱好不好?”
“竟還能唱的?”魏瑜更開心了,奶聲奶氣的叫道,“好呀好呀!”
高文君緊緊的抿著嘴,眼中盡是笑。
曲子倒是挺歡快,就是郎君這眼神……每次他準備作弄魏瑜時,就是這種表情。
可憐小瑜兒,被氣哭了那麼多回,怎麼就不長記性?
這章有點短,說聲保歉。明天儘量雙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