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志微微吐了一口氣:“小侄明白了!”
李遵猶豫了一下:“那世侄……準備如何做?”
意思是如果要銷燬把柄、處理手尾的話就趁早……
“自然是恭迎姑臧伯,謹遵其令!”李承志樂呵呵的笑道,“姑臧伯說攻,那我就攻,姑臧伯說退,那我就退……”
意思是他什麼都不會做……
若是之前,李韻真能透個風,李承志說不定就會考慮一下,提前安派部分白甲兵遁入隴山。
但已到了這個節骨眼上,再變更計劃,就有些來不及了。而且李承志也不敢百分之百的相信李韻……
再者,這計劃漏洞太大,破綻更不少:胡保宗、楊舒、張敬之等人雖然不能百分百肯定李承志手下到底有多少鐵騎,多少甲卒,但至少知道他有多少人。
白甲營戰兵加輔兵,再加民夫,堪堪過萬的資料,所有人都知道。
冒然少了數千,萬一有人走漏了風聲,傳到奚康生和朝廷的耳朵裡,有人要問:人到哪去了?
李承志又該編多少藉口,才能瞞混過去?
還是那句話:他從不會將希望寄括到別人身上,更不會將自己的安危交到任何人的手中。
包括胡保宗,楊舒,甚至十之八九會成為至親長輩的張敬之……
更何況是從未蒙面的李韻?
自力更生吧!
李遵又驚又疑,直戳戳的盯著李承志,好似在說:你可是真有一千鐵騎,數千甲卒的,就不遮掩一下?
李承志只做不知其意,微微一笑,又往下一揖:“左右就離著五里,姑臧伯該是快到了,小侄去準備準備,也好恭迎世伯大駕……”
李遵悵然一嘆。
果真是英雄出少年!
李承志才十七歲,之前更是連面都沒見過,就能隔空與大兄這樣的人傑過招了,可見靈醒機敏到了何種程度?
根本不用自己再多話提醒……
“我也去迎一迎,你派人帶我出陣吧!”
“好!”李承志點點頭,一指李松,“陪世伯出陣,並召令與各軍主,恭迎姑臧侯……李亮坐鎮中軍,緊盯敵營!”
哪是緊盯敵營,是怕那些廂車裡的屍體被人發現……
李松恭聲一應,給身邊親衛下著令,讓其召集各將,準備出陣。
李遵剛走,李承志就召過了李時,又急又快的交待道:“你親自去,率所有塘騎往西查探,但有異常,快馬來報……
若是探到安武還未見異常,就告之舅父,說半夜可能有亂民潰逃,也肯定會有白甲營隨後追擊,讓他謹守城池即可。
若需他出兵攔截,或是需要他接受,李松或李亮等,自會與他也沒有絡……然後你繼續往西,一直探到隴山,將實情隨時報予李松……”
李時心中一凌:郎君竟然連郭存信都不敢相信?
要不然,李松行止安武,應該要休整一夜才對……
其實不是李時想的這樣,而是李承志怕夜長夢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