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楊守文對唐的一些政策,頗有些不滿。
上次在長洲之後,楊守文就曾提出過建議,希望朝廷對安南的那些土著蠻夷進行清理。因為他知道,那些蠻夷是一群養不熟的白眼狼。歷史上安南無數次動盪,直至最後,脫離華夏,霸佔安南,自立為國……唐如是,宋如是,明清亦如是。
可惜,楊守文的建議還沒等提出來,就被狄仁傑所阻止。
因為狄仁傑知道,楊守文的建議不可能被透過,弄不好還會對楊守文產生不好的影響。
可這一次,楊守文卻不想再去顧慮那些。
有些事必須要做!
即便是對他有不利的影響又如何?難不成坐視那些蠻夷土著興風作浪,為禍安南嗎?
當然了,這還要看,曲覽是否願意接受。
桓道臣倒吸一口涼氣,看了看楊守文,嘴巴張了張,話到嘴邊卻又改口道:“李君,真要這麼寫嗎?”
“就這麼寫!”
楊守文沉聲說道,抬手蓬的一巴掌拍在垛口上,那垛口頓時呈現出一道道的裂痕。
“我明白了,等戰事結束,我會立刻派人前往安南都護府。”
楊守文點了點頭,沒有在就這件事繼續談論。
目光,落在了城外。
他突然問道:“大貓,你說孟凱,現在會做怎樣決斷呢?”
“這個……”
桓道臣想了想,笑道:“若我是孟凱,絕不會繼續留在這裡。
普慈雖是一座小城,但想要攻破,卻非易事。特別是他應該明白,朝廷大軍很快就會趕來。他不可能在這裡拖太久,否則就將面臨被包圍的命運……況且,這把火會讓他損失慘重。就算他們能攻破普慈,也難以補充太多輜重,繼續打下去,得不償失。”
“所以,他會逃跑,對嗎?”
“如果是我的話……我就會捨棄部落中的老弱病殘,集結青壯,順安居水連夜東進,奔襲安居縣城。然後在安居補充了輜重後,繼續南下,直撲龍臺鎮。要知道,此前龍臺鎮是普慈和瀘州兵馬的集結地,裡面存放有大批物資。而今,張尋求從龍臺把兵馬抽調回安嶽,而瀘州方面也沒有任何訊息,龍臺鎮就如同一座空城。”
楊守文聽罷,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他看了桓道臣一眼,輕聲道:“幸虧孟凱不是你,也但願得那孟凱沒有你這麼聰明。”
++++++++++++++++++++++++++++++++++++
飛烏蠻大營的火勢,終於熄滅了。
站在普慈城頭看過去,隱隱可以看到星星點點的餘火,不過相信過不得太久,就會消失。
楊守文感到有些疲乏,於是讓桓道臣繼續在城上守著,他則走下城樓。
城裡,一切平靜。
也許是因為太久沒有經歷過這樣的戰火,普慈百姓有些慌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