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更求粉。謝謝支援!
鄭氏看著閨女和侄女,個個燦若春花、朝氣蓬勃,青春交豔還在其次,最主要是臉上洋溢著發自內心的笑容,舉手投足無不靈動自然,讓看的人跟著心懷舒暢。
這才是她們該有的模樣!
這時候,連她也對後日回村的情形期盼起來。當年張家拖兒帶女被押解出村,時隔六年,又回來了,世人都盼著這樣的時候吧!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
六年並不長,有些人要用一生來證明這句話呢!
“冬至祭祖,各樣事都安排妥了?”鄭氏隨口問板栗。
其實她並不擔心,可是,丈夫、兒子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閨女又管著內宅的事,她閒著沒事幹,就只好問問表示關切。
板栗正在教苞谷“金雞獨立”,聽見娘問,忙抱起他,坐到鄭氏身邊,道:“都妥了。宗祠已經造好,就在龜巢山頂上。還修了一條山路直通咱們家,沿途蓋了好幾處亭臺和院落;另外,也從宗祠修了條路通往山谷的桃林,上下都方便。……”
又說起祭祖的各樣程式和規矩等。
鄭氏道:“這樣就夠了。不必學那些世家大族,只要心意到了就成。一定要講究繁瑣的儀式,難道窮人就不祭祖了?娘總以為,凡事不可太過,過則捨本逐末。”
還真指望祖宗護佑後人?
祭祖其實是做給後人看的,意在警醒子孫上進的意思。
板栗看著她笑道:“兒子也是這麼想的。前日還跟週三爺爺討論此事呢。三爺爺也是這個意思。”
鄭氏聽了就微笑。
周家,乃儒家名門,偏偏又崇尚道學,尤其是周夫子,將二者完美融合一塊,以儒學治世,又不拘泥於世俗禮法偏見;具有出世之胸懷,但也不消極避世。
張家得這樣一位大賢教導小輩,真正該感謝他才對。
正說著,忽然感覺船停了。
葡萄進來回稟道,船到了九彎鎮,今晚就停泊在這裡。
鄭氏這才發現,外面天光已經暗了下來,忙問晚飯在哪吃。
葡萄笑道,王忠已經在鎮上安排了晚飯。
鄭氏對外看去,只見右手岸上果有一小鎮,住戶不多,倒像個村莊似的,有些屋頂上升起一炷青煙,頓時熟悉的感覺襲上心頭:今日是陰天,否則,添上落日晚霞,眼前景象正好符合兩句詩“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了。
於是船上喧鬧起來,男人們紛紛上岸,吃晚飯順便溜達;女眷則留在船上,葡萄帶人上岸,把飯菜用盒子裝上船,在老太太艙房裡擺了兩桌。
香荽見桌上有一盤碧綠的菠菜,還有黃心菜等,歡喜地笑道:“這菜裝在盒子裡送來,還這麼綠,都沒變色?”
桑葉笑道:“這是在船上現炒的。裝在盒子裡送來怎會這樣新鮮!”
青蒜拐了綠菠一下,對她眨眨眼,小聲道:“是菠菜。”
綠菠見她打趣自己,笑著去撓她。
葡萄對鄭氏道:“我們想著青菜從外邊送來,冷了不好吃,特地準備了柴爐子,這些菜就在船上炒了。菜都是從鎮上人家買來的,剛從園子裡摘的。就是那柴爐子不封火,鍋又小了些,炒出來的菜有點菸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