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晉的疆域基本上延續大周,大周的疆域基本上延續大商。大周之時,天下有十四州,分別是司州、豫州、兗州、青州、冀州、幽州、幷州、涼州、雍州、益州,荊州、交州、揚州、徐州,其中益州屬於蜀商,交州屬於東吳,揚州一部分屬於吳,一部分屬於周。荊州乃三家所分。等到大晉龍興,重新將三國混同為一,又自益州分出寧州和梁州,自雍州和涼州分出秦州,自荊州分出湘州,自揚州分出江州,於是乎,天下共十九州。
州下有諸侯國和郡,郡下有縣,縣下為鄉,鄉下是亭,亭下是裡。裡有裡魁,民有什伍。什主十家,伍主五家。裡魁乃主一百家。十里一亭,亭有亭長。高明聽杜疇所說,大商之時,亭長屬縣都尉,有協助緝捕盜賊和訓練民眾之責。自郡縣不再有兵之後,亭長便承望縣丞。
杜疇有言,當後商之世,大縣戶數萬數以上稱縣令,不足萬數稱縣長。諸侯所封稱國,公主所封稱湯沐邑。
他看出高明的疑問,又道:“後商之世,人口之繁盛遠勝今日。蜀郡當年高峰之時,戶數足有四十多萬戶,而今蜀郡才五萬多戶。當然,算上分出去的CD國,還有一部分分到新都國的,這加起來不會超過十萬戶。犍為郡當年足有二十萬戶人家,如今只有一萬多戶。若是都按照後商時的制度,這天下就沒有大縣了。所以,現在的縣長縣令還都是依後商時期所稱。咱們僰道就是屬於小縣。”
“當年後商末年,因戰亂死了這麼多人?”高明當時是大驚失色。
“哈哈哈哈。”杜疇聞言大笑道:“當然,後商末年天下大亂兵戈四起,死於戰爭者的確不可勝數。可也有很多小門小戶生存不下去,主動入了大戶做了奴僕。當年後商時期,普通的大戶人家一般才四五十號人,而今一個普通的大戶人家動輒數百,那些豪門更是成千上萬。可在朝廷的統計之上,它也是一戶,而不是數千戶數萬戶。”
說道這裡,杜疇冷哼幾聲道:“主公你看,過去小門小戶也是一戶至少出一名男子,現在大門大戶也是一戶出一名男子。”
其實不用杜疇說完,高明就完全明白了這種制度的弊端。這一瞬間,他腦海之中浮現了好多種歷史上的兵制,什麼府兵制,什麼兵戶制,什麼八旗制,以及他穿越時那個世界全球最普遍的志願兵役制度和全民兵役制度。
大晉的這個制度吧。高明原本是第一時間本能地覺得肯定原始落後,可又一轉念,卻愕然發現,這可不就是全民兵役制度嗎?
按照他的歷史知識,歷史上的府兵制兵戶制乃至八旗制,最終都證明了是落後的原始的。只有近代以後全球普遍的全民兵役和志願兵役制度才是大勢所趨。
想到這裡,高明一時間又是有些茫然。
“為什麼大傢伙會逃避兵役呢?”這話他下意識一出口,就想打自己的嘴巴。
“哼,一將功成萬骨枯。自前商以來,能拜將封侯的才有幾人?大部分都化作了那戰場上的孤魂野鬼了。”
高明好歹也在這個世界待了十幾年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他自是知道在這個世界,一般平民參軍就沒有什麼軍餉一說。一家之中有一個人服了兵役,便可以免除相應的稅收,而且很多是父子子繼,或是是當哥死了弟弟頂上。只是他以前聽到這些就是笑笑而已,從來不覺得這一切和自己有啥關係。
這時他突然想到了這些,心中恍然大悟,難怪大戶家的人口是越來越多奴僕是越來越多。他高明當年在上洛便是沒服兵役。原因很簡單,他已經是屬於鴻都學院的雜役了。大晉這全民服兵役,小門小戶根本躲不掉,除非進入了大戶人家,哪怕是做了人家的奴僕也比這好多了。
可笑他剛才聽到杜疇說大戶人數太多的第一反應便是把大戶拆散不就行了?
“杜先生,”高明這次不再隨意開口了,沉吟之後方才說道:“大家不願參軍,無非就是兩點。第一錢沒給夠,第二沒有榮譽。”他原本還想說第三沒有信仰,但話到嘴邊還是嚥了回去。他本來就啥都不信,對他那個世界的各種教派是嗤之以鼻。
當然,他雖然不信宗教,可也是知道宗教的威力。有信仰的軍隊和沒有信仰的軍隊絕對是兩個概念。他之所以不說,只是急刻間想不出該弄出一個什麼信仰出來?
號稱最先進的那個?的確犀利,可他真心不信。而且他穿越的時候,那個號稱最先進的東西已經破產了。搞一個註定走不遠的東西,高明自然是不願意的。前人已經頭碰南牆了,難道自己再碰一次。
至於某教和某教,高明也是犯了難。他是無神論者,那時做宅男玩遊戲之餘,在網路世界一提及這兩個教派便是抨擊,現在突然間發現自己竟然考慮要用這個東西。
這一刻,他悲哀地發現原來自己以前之所以抨擊那兩個教派,只是因為覺得人家對自己沒用,甚至影響了自己的利益而已。而如今發現人家對自己有用了,自己便又不覺得人家面目可憎了。
這難道就是所謂的屁股決定腦袋?
自己成了統治者而不是**之後,就成了統治者思維了?
杜疇看他臉上一陣陰晴不定的,很是納悶。他怎麼也想不到高明心中正在做著激烈的思想鬥爭,而鬥爭的內容更是和這個世界風馬牛不相及。
“錢給多少才叫給夠?”他和高明相處了這麼長時間早已發現高明是一個非常好說話的主公,也是一個非常虛心非常願意傾聽別人的主公,這讓他私下慶幸自己並沒有看走眼,這種品質對於上位者來說非常非常的難得。所以,他什麼話都敢在高明面前說起。“主公,先不說錢的事情。現在郡縣都沒有徵募兵士的權力了,別說咱們一個小小的侯國。僅僅是現在流民作亂,州里這才移令郡縣要求徵兵。流民一旦討平,這些兵士又得遣返。您如何給錢?這些軍餉是上面統一定的。你給了,其他人怎麼辦?”
老子管他其他人怎麼辦!高明本來就想的頭疼,聽到杜疇說了這麼多的現實問題,更是一股無名之火在胸前之中迅速積聚起來,彷彿一個正在被吹大的氣球一般,迅速鼓脹,怕是再不發洩,真要炸裂開來一般。
“杜先生,就照我說的去做。咱們侯國三百五十七戶,按照命令當須有三百五十七名兵士。你擬一個軍餉標準,看一個月給多少銅銖可以吸引大家踴躍報名。”他現在也發現不能提榮譽了。就如杜疇所言,以大晉的制度,下面就不可能讓你擁有軍隊。而讓他入仕去做某個人的從事什麼的,他自問幹不了那種伺候人的活計。
“咳咳,主公,州郡花名冊上記錄咱們的戶數是四百戶,咱們得出四百人。”杜疇提醒道。
艹他媽的。這誰他媽的陰老子,老子心說吃一次虧捏著鼻子就認了,沒想到這後續還沒完沒了了。
“就三百五十七人。”高明怒道:“縣長那裡,我去和他說。我倒要看看是哪個王八蛋他媽的佔了老子的便宜。吃了我的,就得給我吐出來。”
這老好人哪,當不得啊。高明這才算是醒悟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