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章被刪節的過多,導致字數太少,就把這章的開頭一百字,放到上章的末尾了。)
蘇國國小地狹,每一處堤防都關乎數十萬軍民的安危,都要給予重視。
否則,一旦潰堤,洪災之下,流離失所的災民,將會成為禍亂之源。
聞聽蘇照之言,鄒儀面色隱現激動,連忙應是。
這位沉淪下吏多年的郡守,一朝得遇名主,
而這時,就有門吏來報,“君上,武家家主,武德本求見。”
蘇照怔了下,心頭微動,道:“讓他進來。”
不大一會兒,武德本步入衙堂,這位武家家主,身形挺拔,儀表堂堂,氣質儒雅,見得蘇照,就是以大禮參拜,“草民見過君上。”
蘇照道:“免禮,武家家主,此來何意?”
武德本朗聲道:“回稟君上,聞聽君侯下榻於郡衙後堂,簡陋所在,草民夜不能寐,想起在蒙山還有一座別苑,雖無奢華浮麗,但卻別有一番幽靜雅緻,如蒙君上不棄,可移駕至別苑暫居。”
其實,他是受了自家女兒的建議,尋個由頭,過來走動走動而已。
先前,他主動獻出三分之財貨、絹帛,還有些肉疼。
可隨著周蔣二家的破滅,卻無比慶幸先前的選擇。
至於其他各家,在君侯的壓力下,先後獻出財貨,但相比於他的主動應事,自然落了下乘。
不過,心頭還有一抹疑慮,起因還是豐樂郡守對周蔣兩家僮僕編戶齊民的舉措。
其實,隨著周、蔣二家的覆滅,整個豐樂郡再也沒有人敢輕忽這位巡視郡縣的少年君侯,尤其是對於僮僕的編戶齊民,更是讓一些家族惶惶不可終日。
蘇照默然片刻,隱隱察覺出了武德本的複雜心思。
寬慰道:“武家家主有心了。只是孤在豐樂郡也停留不了幾天,還要到武陟郡巡查其他江堤。”
武德本聞聽蘇照將離之言,心頭暗暗鬆了一口氣,躬身道:“那是草民莽撞了。”
蘇照神色和緩了一些,寬慰道:“武家家主無需驚懼,治河之事,關乎豐樂一郡生口,而周蔣二家的謀叛,還屬節外生枝了。”
武德本拱手道:“君上,草民準備了一些酒肉,犒賞來援的軍民。”
“這是鄒郡守,你們雙方接洽一下。”蘇照嘉許地點了點頭。
見武德本嘴唇翕動,欲言又止。
蘇照笑了笑,道:“武家家主,莫非還有什麼事要說?”
武德本道:“豐樂郡的一些世家,託草民陳情於君侯,言在寧安樓設了晚宴,請君侯駕臨。”
蘇照皺了皺眉,道:“前方軍民築堤之辛勞,孤見之都心生側然,又如何安然於後,和彼等大快朵頤,飲酒作樂,告訴他們,若是有心,多為河堤上的民夫做些事情。”
武德本聞言,道:“君上愛民之心,摯誠拳拳,感天動地。”
心道果然如自家女兒所說,君侯根本不在意這些。
鄒儀在一旁,沉吟道:“君上,臣斗膽進言,去見一見彼等,以安其心。”
眼下,郡望豪強驚異不定,蘇照如果不安撫一番,還是會影響到豐樂郡的穩定。
蘇照思索半晌,道:“那就晚上,家主家中,一起見見吧。”
武德本聞言,大喜過望,道:“此草民之大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