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為了局勢穩定和未來國策的長遠考慮,他一意孤行,強行推行此政策。
奴司的職司十分不討好,因為對奴隸的姿態太低,態度太好,被國人看不起,奴隸也不理解,不配合工作。可謂官府中最苦逼的部門。
官員本身就是人上人,還多是貴族身份,怎麼受到了為奴隸服務的屈辱?官員們死活都不願意做這種丟臉事情,寧可丟官都不幹。
聶傷也知道強扭的瓜不甜,硬逼著他們幹也幹不好。便挑了兩個窮苦平民出身的小官和一群平民學生,許以重利,終於將這個機構撐了起來。
奴司之人都來自底層,在充斥著貴族的官府裡上升難度大,由不得他們挑剔。為了自己的前程,每個人都盡心盡力的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接下來是給出徵將士升官封土。
這次隨同聶傷出戰的軍官大部分都是造反奴隸出身的領主,每個人的軍銜都高升一級,封地也擴大了不少。
戰利分配完了,全國民眾都心滿意足。等到獲得財富的興奮勁過後,眾人又開始發愁了。
一下多了三萬張嘴,國中哪有那麼多糧食養活呢?現今的存糧,絕對撐不到夏收。
於是,聶傷和官府又開始為填飽國人的肚子而殫精竭慮。
國內變不成糧食來,解決辦法只有和他國交易。
可是鬥耆國能賣的東西就那幾樣。
最好的商品美陶被英國人買斷了專利,不能大肆出售。
製作竹木簡、毛筆和墨汁的技術也漸漸被其他方國學了去,雖然成本比鬥耆國的產品要高,但也比用寶貴的糧食交換要好。
這些東西已經沒有多少銷路了,不能指望。
價值最高的神文教習倒是非常搶手,供不應求。可是,鬥耆國自己的人才缺口都很大,特別是現在,更需要做事的人,哪裡有那麼多教習給別的方國?
總之,以前的幾樣斂財方法都行不通了,必須另想辦法。
眾高官們思來想去,還是一籌莫展。關鍵是自己手裡沒東西,拿什麼進行交易?
聶傷苦思了三天兩夜,最後決定——借糧!
群臣聽了,都默然不語。
除了兩個盟國,鬥耆國根本就沒一個友好邦國,糧食又是緊缺的戰略物資,誰會借糧給他們?
而逢國和鄣國,也連經戰事,都緊巴巴的,哪裡還有多餘的存糧。
眾臣靜坐無語,聶傷掃了一圈,笑道:“借,也有不同的借法嘛。有強借,有蠻借,有巧借,有濫借,還有賴借。”
“面對不同方國,借法也不相同,我們要找到各國的弱點,用合適的借法去借糧。”
群臣眼睛一亮,腦子立刻活躍了起來,上下想了一番之後,又都露出了失望之色。
“此舉萬萬不可!”
性格耿直的苦庚當即就挺身說道:“按照侯主所言借法,應該是能借來糧食的。卻也得罪了周邊方國,甚至會激怒王室,把我鬥耆國當成盜賊之國。如果這樣的話,我國就會成為眾矢之的,亡無日矣!”
“是這個理。”
“絕不能丟了大義名分。”
“我們不能做盜賊之國。”
“犯了眾怒,會有滅國之災的!”
其他人見有人帶頭反對,紛紛出言附和。
聶傷靜靜聽著,等他們說完了,才開口道:“諸位所言沒錯。不過,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他站了起來,看著身後的巨型地圖,說道:“換做以前,我們這樣借糧,的確會導致非常嚴重的後果。但現在形勢不同了。”
他伸手指著殷邑的位置,大聲說道:“最大的不同,是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