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銘的梅山水師雖然算得上正宗傳承。可是從陳老爹那裡得到的傳承卻不太完整,也不太系統。感覺很雜亂。不像這本魯班術這麼系統。各種各樣的小法術也是五花八門。只是這些術法即便有口訣有圖案,陳銘也沒法套用。大家的傳承體系不一樣。那些口口相傳的最為核心的東西不會寫在書上。陳銘拿到的就好像沒有密碼本的情報。
但是魯班術的體系能夠給陳銘一個借鑑。魯班術裡的法術與梅山水法大同小異。
“陳醫師,是不是餓了?”汪貴回來歉意地問道。
“還好。我不怎麼餓。你們怎麼這麼晚還不回來做飯吃啊?”陳銘問道。
“玉兵那傢伙玩插秧機玩得上了癮,現在當榮又換了班。只怕要把稻田全插完,才肯回來了。”汪貴笑道。
“一早上就插完了?這麼快?”陳銘有些吃驚。沒想到插秧機的效率這麼高。
“那比人可快多了。要是用人工插秧的花,我們三個一早上都未必能夠插完一畝田。”汪貴說道。
“我還以為怎麼也要個兩三天才能夠把田插完呢。”陳銘說道。
“是啊。我也沒想到會這麼快。對了,秧苗可能會剩下不少。主要是這些稻穀的萌芽率高得嚇人。而且長得飛快。我們把密度稍微調小了一點。”汪貴說道。
“剩下就剩下吧。”陳銘也並不在意。
“陳醫師,我們三個人都分了田,剛好也在附近。要不我們把那些田也給翻耕了,順便種上。離得不是很遠,剛好也在馬路邊上。”汪貴說道。
“行啊,你們去種上就是,你們自己的田,收穫了就歸你們自己。到時候,你們想搬回去住,也不缺糧食,或者把糧食賣了也成。”陳銘說道。
“不是,我的意思,我們三個把稻田給全部轉到你家裡。我們反正都在你這裡做事。要拿稻田也沒有什麼用。”汪貴說道。
“隨便你們。”陳銘也不在乎,反正就是幾畝田的事。一畝田一年才能出多少錢?
很快汪貴就做好了飯菜,然後去將早已經飢腸轆轆的馬玉兵和馬當榮叫了回來。
馬青漢與陳幫友等人也不客氣,也跟著一起來到陳銘家。
馬青漢和陳幫友兩人來陳銘家,倒不是真的就為了蹭頓飯。而是有事情想跟陳銘說說。
“陳醫師,我們兩個過來,主要是想蹭你家的飯。另外還想跟你談個事情。”馬青漢說道。
“青漢叔,你有啥事直說就是。”陳銘笑道。
“我們種了一輩子的田,真的種不動了。我家的稻田就在你的田旁邊。你也拿去種吧。反正你買了這麼多的機子,閒著也是閒著,不如多種一些。”馬青漢說道。
陳幫友也嘆了一口氣:“老了,不服老不行,真的種不動了。村子裡的稻田遲早要用機械種的。我家的田,你民安哥也不會去種,你全部拿去種吧。等收穫了,到時候賣糧食給我就行。”
“賣什麼糧食啊。你們家的田我種了,以後你們家吃的糧食,直接由我供應就是。”陳銘說道。
“那不好吧?現在種田,就算拿到補貼,一畝田也賺不到什麼錢。你弄不好連機器的損耗都保不住呢。”陳幫友說道。
“我又不靠種這點田賺錢。就是給他們是三個找點事。”陳銘笑道。
陳銘一下子又多了十幾畝稻田。
“秧苗應該足夠了,這秧苗質量這麼好,其實我們還可以把密度降低一點,這樣的話,我們的秧苗可以種更多的稻田。”汪貴說道。
“密度也不能夠太低,就算到時候禾苗能夠長滿田,產量也還是會受影響。”馬玉兵有些不太贊同。他們插秧的密度本來就已經比技術指導書上給的參考密度低了不少。
“不用擔心,園子裡的那些蔬菜瓜果你們又不是沒看到。這些秧苗長成這樣,普通秧苗能比麼?”馬玉兵說道。
陳銘任憑這三個爭辯,他懶得去管事。現在每天悠閒下來,可以看看書,琢磨一下修煉。到時真的有點像一個修士了。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