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幹什麼,你們幾個自己安排。就算種得不好,我也不怪你們。”陳銘說道。
“我們必須把水稻種好。你花了這麼大的成本,要是不種好,我們哪裡對得起你?。”馬玉兵說道。
稻田在去年的時候,陳銘便已經翻耕好,只是放了一段時間之後,土壤裡的雜草種子就全部萌發了。包括之前被陳銘砍掉的蘆葦,埋在地下的根莖殘餘,又萌發了一些蘆葦幼苗出來。現在已經是蔥蔥郁郁。
所以,在插秧之前,馬玉兵三個輪流駕駛翻耕機,將稻田全部重新翻耕了一次。翻耕得很仔細,第一遍是用犁將土壤全部翻了過來,第二遍則是將泥土打碎耙平。
稻田裡這幾天又蓄滿了水,隨時可以插秧了。
陳銘園子裡的秧苗實在是太茁壯了,一蔸秧苗比普通的雜交水稻秧苗粗了一倍多,分櫱的數量也要多了不少。要是繼續讓這些秧苗長下去,根本就沒法用插秧機插秧了。
用插秧機插秧是茶樹村的新鮮事。之前,村子裡雖然用翻耕機翻耕,用收割機收稻穀,但從來還沒用過插秧機插秧。基本上還是採用人工插秧。
馬玉兵操作著插秧機下到田裡,而馬當榮和汪貴兩個則開著一輛拖拉機將秧苗從園子裡拖出來,送到田邊。接下來就是插秧機表演的時間了。
速度真的很快,村子手腳最麻利的人插秧,也得花差不多一整天的時間。但是插秧機十幾分鍾就完成了。然後又開始下一塊稻田。看著十幾個機械手將秧苗飛快地插入稻田裡,真的是一種非常賞心悅目的體驗。
“機械真的好厲害啊!比人快多了!”馬青漢感嘆道。
陳幫友笑道:“以前生產隊的時候,就計劃用插秧機了,只是後來搞運動了,後來就分田到戶,這倒好,村裡的拖拉機都給分掉了。全成了你們馬家人的。”
“我可沒佔到一丁點好處。”馬青漢可不想替馬金貴那一家子背鍋。
“我又沒說你佔了好處。只是說要是沒有那一場運動,咱們村裡是不是早就有了插秧機了。”陳幫友說道。
“誰知道呢?”馬青漢說道。
馬玉兵一個早上,就差不多把陳銘的十幾畝稻田,完成了一小半,還有些不過癮,不過馬當榮和汪貴不幹了。
“玉兵,你趕緊下來,讓我們也過過癮。”趁著馬玉兵停下來喝水的空檔,馬當榮一把將馬玉兵給拉了下來,自己飛快地坐了上去。
馬玉兵也沒有爭搶,笑了笑:“那你可穩著點。照著我的線路過去。別歪了!”
“好像就你一個人考了農機駕駛證一樣。我們也有證的好吧!”馬當榮不屑地說道。
這三貨似乎到了陳銘這裡幹活之後,腦瓜子活了不少,學東西學得挺快。三個人去學了沒多久,就全部成功考過了農機駕駛證。
“這東西跟考證可不一樣,你悠著點。速度方向一定要控制好。”馬玉兵生怕馬當榮失誤。
“當榮,你快點。給我留一般,我也要過把癮。”汪貴衝著馬當榮喊了一句。
“汪貴,你就別摻和了,趕緊回家去做飯菜吧。”馬當榮說道。
汪貴一聽,一下子蔫了,時間真是不早了。陳醫師說不定已經餓了。
“玉兵,你負責搬秧苗。我回去做飯去。”汪貴無奈地往回走。
“汪貴,多做點,這麼多人沒吃飯呢。”馬青漢笑道。
“要得要得,那你們待會一定要去啊。別我把飯菜做好了,結果你們回家吃去了。”汪貴說道。
“有飯吃我還不去?我們又沒老糊塗。”陳幫友笑道。
陳幫友和馬青漢可沒袖手旁觀,一直在幫忙。插秧機跑得很快,但秧苗得手動放上去。這秧苗又比較佔地方,過不了多久,就要裝一回秧苗。一個人駕駛插秧機,另外兩個人搬秧苗根本供應不上。好在有陳幫友等人在一旁幫忙,才讓插秧機的效率充分發揮出來。
陳銘對插秧機工作興致不高,所以根本沒出去看。坐在家裡拿著魯班術在看著。
這魯班術雖然對陳銘來說,算不得很高深莫測的東西。但確實陳銘接觸到的比較系統的術法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