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來都是低眉順眼,唯唯諾諾的元善見竟敢如此的出言不遜。
高澄一聽就炸毛了,說。
“小兒不知醜顏,敬爾酒乃是賞你容之也。”
接下來又說了一句歷史上最著名的話
“朕,朕,乃狗腳朕”
高澄怒目圓睜,還不解氣,命令到。
“崔濟舒,你給我揍他,狠狠的揍他,什麼狗屁天子,今個就打他洩憤了”
領導發話了,不執行沒辦法,老崔也不含糊,迎面就是幾記重拳,看著在崔濟舒的組合拳下踉蹌欲倒,再也威風不起來的元善見。
高澄大笑一陣,拍拍衣襟走人了。
酒醒之後,高澄有些後悔,賞了自己一個大嘴巴子。
“我乾的這叫什麼事,怎麼能毆打皇帝呢。”
雖然現在自己,已經成為東魏國的隱形老大,實際掌權人。
在名義上和元善見畢竟還是君臣關係,更為重要的是在這個節骨眼上,他現在還需要注重自己的形象,朝中還有很多需要拉攏的人,萬不可有低階魯莽的行事風格。
第二天,高澄讓崔濟舒帶著重禮去拜訪元善見,為自己的過失表示道歉。
窩在金絲籠裡,正苦悶的元善見,沒有想到高澄會回頭,摸著隱隱作痛的臉,受寵若驚,一時也不知該如何是好,忙不禁的握住崔濟舒的袖圈,笑容拂面,說著感謝的話。
“沒想到我小姑父還惦記著寡人,姑父的心意寡人領了,替我回謝小姑父”
在一派虛懷若谷,謙虛,大氣的領導風範之下光說感謝可不行,還要有所實際行動。
元善見命人取來兩盞玉雕聊表心意,無論如何都要讓崔濟舒收下。
“玉雕乃精美皇器,出自皇匠之手,賞與渤海王賞知”
老崔不敢輕易做主,便推回去請示高澄。
高澄聞言一笑。
“陛下既然懂得孝敬,你不拿也不合適,可以拿一盞雕,不要太折了皇帝的面子”
見崔濟舒去而復還,元善見大喜過望,既以三百盞予之,一下給了三百盞玉雕,和藹可親的說。
“一盞也好,三百盞也罷,都是玉雕嘛,又沒有超標,不算違背大將軍的旨意”
看看人家元老闆的魄力,有大領導的風範,擱到現在那是前途不可限量。
崔濟舒微微一笑,連句感謝的話都沒說,就接下了,看著他漸行漸遠的背影,直到走出皇宮,元善見一直強顏歡笑的表情,才逐漸放開,元善見流著淚,圍著龍椅走了幾圈。
吟詩道“韓亡子房恨,秦帝知廉恥,本自江海人,忠義感君子”
這會他也沒心情稱呼自己朕了,做為一個皇帝,天之驕子,九五之尊,這種事情本來應該有人向他作禮,有如先前的上司巴結已升高位的下屬,各種滋味隔誰身上都難以言表。
元善見的心情失落到極點,五味雜陳湧上心頭。
唉“高家勢力太大,東魏不久將亡於寡人,我死後又有何顏面去黃泉見大魏13位先帝也”
說完狠狠的擊打著自己,放聲大哭起來,便帶著哭腔說。
“如閔帝不亡,漢人便可解也,皆胡豈敢作亂,今閔帝已不復,華夏大地又重蹈覆轍”
意思就是說十六國時期的皇帝冉閔建立的國家也叫大魏,史稱冉魏,如果他要是還活著,胡人一定不敢再次禍亂中原,讓華夏大地滿面瘡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