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要求辭掉這些職務,還高風亮節表示願意讓皇帝停止帝國對功臣封爵的實意。
“陛下,臣澄未有建功,這些獎賞不應歸臣,陛下何不論功行賞,將臣的這些職位,賞給那些為國拼搏的將士們”
將這些好處分給那些保護邊疆安全的大將和都督。
高澄此舉所謂是一箭雙鵰,把名釣來了,把人釣來了,把元善見給釣出去了,一來他是人心工程師,故意做給眾人看。
二來也是為了考驗元善見,看他作何答覆,高澄的心裡跟明鏡一樣。
“我手裡有兵,國事還不得我說了算?”就是想試驗看看皇帝怎麼想。
自古糊塗蛋當不上皇帝,元善見喜歡心裡做事,明白這是高澄使的障眼法,想試探自己的態度,並非對王侯之爵不感興趣,所以堅決的不予理睬,開始玩起悶聲發大財。
過了一陣子,見元善見沒任何反應,高澄坐不住了,再次上書提出要辭掉大丞相的職位。
“臣澄敢請陛下,辭掉臣的大丞相之位”
這一下元善見不能再裝傻了,而且態度不明是為帝者的大忌,沒態度,不發表意見,或者藏在心裡不說,就是一種對當事人不利的意見。
元善見趕緊下詔,以高居天位的口吻訓斥說。
“爾為朝堂擎天博玉柱,架海紫金梁之臣,肩負著國家安危的使命,不可輕易耍性,功還是要封賞給爾,這些職位你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這可不為了你,而是關乎於東魏國的命運”
皇帝言詞之切切,態度之鮮明,讓高澄著實暗喜了一把。
對於元善見來說,加官,封賞,這些都是小事,官位和權利以前就是人家高家的,現在換了個人也不能說有多糟糕,只是沒有達到理想預期而已。
最讓元老闆不能容忍的就是,連玩的時間都沒了,平時發個脾氣,連很自然的情感宣洩都得往肚裡咽。
小元是個苦命人啊。
有一天高澄心血來潮,邀請元善見一起去鄴城西苑圍獵。
皇帝初出皇宮牢籠,狠狠的呼吸了幾口自由的空氣。
一時玩心大盛,搭弓拉劍,騰身躍馬,狂步如飛,於天地間遨遊。
倒把那些監衛都督烏那羅受工伐給嚇壞了。
嚇壞可不是為皇帝的安危著想。
並不是怕元善見有什麼閃失。
而是害怕高澄見元善見撒歡式的玩怪罪他。
敏銳的嗅覺告訴高澄,如此出風頭的事情,是不應該屬於元善見這個痴人的,烏那羅受工伐見狀,趕緊在後面狂追狂喊。
“天子莫走馬,大將軍憤”意思是如果皇帝玩的太畢露鋒芒,高澄自然會不高興的。
讓玩興正在勁頭上的元善見大掃其興,只能一把扯住韁繩,悵然若失的溜達著回來了。
人在長期的壓抑之後,一定會出現一些反常的表現,要麼是不愛說話,要麼是出現哀傷,憤恨,呆滯的形態,總之不會像平常人一樣自然,元善見這種出氣筒的角色並不好當,當他拼命試圖忘記這個角色時,旁邊還有人不時的提醒他,讓他擺正位置,對號入座。
有一次高澄心情不錯,與元善見一起飲酒,也可能是喝多了,也可能像元善見一樣長久偽裝的和藹需要適當的得到釋放,高澄舉著杯說。
“臣,澄,勸陛下酒,陛下為何不飲,料知酒裡有毒乃?”
本來元善見對生活還抱有一絲希望,高澄成了擊垮皇帝的最後一根稻草。
雖然是稱臣,卻刻取恭敬,也全然是一副上司高高在上對待下屬的語氣。
元善見這一下觸及了生命的底線,血往腦子裡衝,破口而出。
“自古無不亡國之,寡人亦何用如此生,意思是說,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不會滅亡的國家,我作為國家之主,東魏的老大,幹嘛要活在人別人的操控之下”
習慣眾星捧月的人,會對持有反對的聲音特別敏感,從而做出激烈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