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臘月,黃河處於枯水期。
不過作為母親河,古代黃河幾乎沒有斷流過,哪怕是枯水期,水流量也十分龐大,商船執行毫無波瀾。
這是因為古代沒有水電站截流,沒有城市生活用水抽取,也沒有蓄水建壩。
所以在水資源豐富的古代,不可能讓黃河枯竭。
除非河面結冰。
但熟悉地理的朋友都知道,黃河結冰期主要在上游地段,洛陽屬於中游區域,加上四面環山的特殊地理環境,將冷空氣阻擋在外,所以這一段並不會結冰。
特別是小平津渡口這一段,是最暖和的地方,每年都有無數候鳥在這裡過冬,後世的孟津候鳥溼地保護區,就是最好的證明。
成群結隊的候鳥在河面起伏飛舞,時而掠過水麵,驚起波濤陣陣,時而落入河灘岸邊蘆葦叢,棲息繁衍。
平縣很多百姓都埋伏在河岸邊廣袤的蘆葦叢裡,掏鳥蛋,捕候鳥,攫取大自然的饋贈。
這並不會影響生態環境,因為每年都有數百萬只候鳥會從遙遠的北方飛穿過黃河溼地與伏牛山脈,往南飛去,這裡有時候會被作為中轉站,有時候會作為棲息地,靠平縣那區區幾萬人口,累死累活都抓不完這些候鳥。
樓船順河而下,飄飄蕩蕩,出了司隸,就進入兗州與冀州地界,黃河為二州交界處,中下游地區兩岸城鄉無數,沿途縣、鄉、村,在王景治理黃河之後,密密麻麻的良田,沃野千里,養育無數兒女。
兩日之後,大江東流,船舶就進入了平原國,如今的平原國相為沮授,聽聞劉備關羽張飛陳暮四人回來,過了高唐縣,在平原縣下船,立即率領人馬出來迎接,在平原縣城外等候。
“使君!”
沮授與平原國大小官員過來迎接。
劉備牽馬下船,臉色嚴肅道:“走,回齊國。”
“發生什麼事了?”
沮授大驚。
劉備這一趟不是要回洛陽擔任九卿嗎?
怎麼忽然就又回來了呢?
陳暮表情嚴厲道:“那董卓喪心病狂,謀害了天子,兩度廢立皇帝,大肆殘殺朝廷官員,已是天怒人怨,比之梁冀還可恨百倍。大哥如今回青州,就是要舉義兵,興討董賊。”
“原來如此。”
沮授也是聰明人,早聽說過董卓在洛陽不幹人事,上個月盜了先帝皇陵的訊息傳遍了天下,聽到劉備這次回來是要興兵討伐,連忙說道:“我這就去準備。”
當下一行人浩浩蕩蕩,奔回青州治所齊國臨淄。
之所以回齊國,是因為齊國位於青州中央地區,排程兵馬非常方便。
如今青州經過陳暮、沮授、劉備三人先後治理,早就擺脫了當初百廢待興的模樣。
魯西、魯北平原區粟谷和小麥大批種植,巨澱湖附近數十萬畝土地都種上了水稻,透過水稻釀造酒水賣到天南地北,賺取的錢再僱傭百姓興修水利,以便可以種上更多的水稻。
如此良性迴圈,不僅百姓生活富足,安居樂業,就連很多官員也是心甘情願做實事。
因為從今年上半年漢孝康帝去世開始,中央朝政混亂,大司農已經停止發放官員的俸祿,導致很多官員都沒有薪水領,是劉備給他們發放薪水。
並且州牧之責可比刺史之權高得多,整個青州上下官員,州牧都可以任免,不需要經過朝廷的同意。
所以青州儼然成了一個國家,劉備成了君主,官員效忠物件,也變成了劉備。
抵達齊國之後,劉備立即召開大會。
臨淄州牧府,劉備高坐堂上,這次會議是高層內部會議,並沒有將各地官員全都宣召過來。
與會的有鄭玄、管寧、邴原、王烈等青州名士,同時也是泰山學院的學院派代表,然後就是華歆、氏儀、孫邵、孫乾等青州本地官員代表,還有臨淄孫家、管家、王家等青州豪強代表,最後才是關羽張飛陳暮沮授等一批老人。
其中太史慈之前擔任洛陽軍情司管事,現在跟侯栩一起秘密運送劉協,並不在這裡。而典韋早前被任命為東萊典農校尉,在東萊半島上管理屯田事宜,沒有趕來,簡雍則被任命為濟南相,現在還在來的路上。
所以目前在這裡的,就只有剛好人在臨淄的一批人,其中像華歆氏儀孫邵孫乾等人,華歆是北海相,氏儀是東萊太守,孫邵孫乾則是在各地當縣令,剛好年末回臨淄述職,這才出現在這裡。
但即便只是高層內部會議,廳內也是眾星雲集,人才濟濟,來了數十人,堂內甚至都已經坐不下。
這還只是在臨淄城的人,如果把整個青州效命於劉備的官員武將全部召集來,怕是足足數百人。
這就是一個坐擁一個大州所能夠擁有的實力,將來袁紹如果得了冀州,麾下人才大抵跟眼前差不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