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仙居大門雖高,卻皆是由年久的老木拼接而成,木板間顏色深淺不一,且門楣正掛的四方牌匾又不十分顯眼,看來甚是寒酸。
可這道門不過是充當了一個屏障,將常人的視野攔在外面罷了。
跨過這道破舊門檻,光景便大有不同。
無邊天際輝光熠熠,籠罩了二十六座恢弘宮殿,它們相互錯落,高矮無序,於嫋嫋仙氣之間閃爍赤金霞光。
每座宮殿四壁皆由完整的玉白石對接砌成,色清而亮,明麗又不失雅緻,與華燦的屋頂相輔相成。
殿外雕刻的彩色花紋堪稱鬼斧神工,白鶴展翅,黑龍御天,碧蓮出水,雲蒸霞光...凡此二十六種各不相同。
透過各殿間隔的庭院小門望去,院中所種仙植更為神乎其神。
寒梅竟與春桃同開,雲杉多與紫檀並連,忽有小潭在石子路邊,水中亭立幾朵睡蓮,彩鱗魚兒在葉下忽隱忽現,葉上則浮沉縷縷青煙,滿目景色清素雅觀。
由於多數弟子是在三月前完成的拜師禮,而後又完整修習了師門法規,如今各位師父便已開授文課,穿著紺青色道服的弟子們紛紛坐於殿中,認真習文誦讀,朗朗書聲飄上殿瓦,震走了那些吱吱喳喳的鵲鳥。
朝月一面左右張望景色,一面隨著小道士穿梭了十七八座高殿,方才來到群殿最中央的一座——世尊殿。
此殿乃隱仙居行辦所有集會議事的主殿,歷代掌門皆長年於殿中處理事務。
“世尊殿到了,我門有規,凡侍童不可入內,還請公子南陽單獨隨我進殿。”
小道士將阿婉攔於階下,只帶領朝月跨過鞋底高高的門檻,入殿內向現任掌門柳承澤作揖道:“承澤掌門,南國公子南陽帶到。”
“有勞習雨,習風已在路上,你先帶侍童去認一下寢舍罷。”
柳承澤言語間中氣十足,一襲白鶴青袍,儼然一副仙風道骨,一眼便知是個雷厲風行之人。
“是,”柳習雨退出殿外,下了石階後低聲對阿婉道:“小侍童,你主人將要行拜師禮,你先與我去行寶殿移交隨身財物,而後我再領你去寢舍。”
阿婉乖乖點頭,竟有紅暈上頰。
這一路跟來,她總覺得小道士身上有一種難以明喻的熟悉感,好似在哪裡見過,遂暗暗地瞧過他許多眼。
本也未覺得有何不妥,可方才聽聞掌門喚名後,阿婉才知這道士竟是習字輩的,真真被嚇了一跳。
朝月曾於路間同阿婉說起過,隱仙居乃千年前玉隱仙人飛昇時所創。
起初,隱仙居收徒皆為仙族與妖族後人,卻因滄瀾閣與梨花谷逐年壯大,前來拜師的弟子日漸稀少,遂於五百年前重立收徒門規,改為僅收凡人修煉,不論年齡,不限性別。
每屆弟子需先修習四年文、法、武三課,再透過兩年下山試煉方可出師。
然資質優秀者可選擇繼續修行,間隔十年後再招收下一屆弟子,即十六年輪一屆。
而隱仙居入門規矩眾多,首要一條便是更名改姓。
門下弟子皆需隨太師祖姓柳,按字輩排,當今一屆為無字輩,其所拜之師則均為習字輩。
換言之,這個門前看院的小道士並非朝月同級,而是師長。
阿婉碎步跟於柳習雨後方,內心惴惴不安。
一想起入門時用那般姿態語氣應對師長,她便尷尬又惶恐,只怕是給南國丟了顏面。
“小侍童,我有何不對勁嗎?你怎麼變得如此拘謹?”
柳習雨覺察出阿婉的忐忑,見她怔了一下,僵著身子支支吾吾道:“方才,方才聽到掌門喚名,原來您,您是師叔啊......”
“哈哈哈!”
柳習雨朗然一笑,隨即擺了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