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動手,豐衣足食。想到這塊上天恩賜的衣食之所我就心生歡喜。
這兩天我帶著他們幾乎沒日沒夜的勞作,把方圓幾十裡的土地都翻了個遍,除草澆水施肥,每一步我都親力親為,畢竟在這裡看到這些東西太不容易了。
我的手腳都磨出了水泡,每天忙完回到營地整個人都虛脫了,隨便吃點喝點倒頭就睡。
為了提高效率,我還特意製作了犁耙,只可惜沒發現鐵礦,只能用木頭,耐用性和使用都比鐵製的差好多。
正在我們忙得熱火朝天時,南風踉踉蹌蹌的回來了。南雷南電早早的迎了上去,哥仨團聚後先是抱頭痛哭接著又開懷大笑。不過十天而已,不懂他們為何如此激動。
南風向我彙報了路上的所見所聞,他遇到點情況所以回來的遲了些。
我說沒關係,平安回來就好。我示意他們幾個繼續幹活,然後拉著南風回到營地,讓他將遇到的事情仔細地講給我聽。
那日,南風離開營地直奔東走,走了有五六十里路也沒什麼發現,也沒碰見什麼野獸之類的。周圍地形也不復雜,山也很矮,像是一個個土丘。小溪小河很多,有的交匯成為河塘,魚蝦眾多。
南風向東行了四天,正要往回趕,無意間發現路邊草叢裡有一個許多骨頭做成的首飾。
“君上,你看就是這個。”他把口中的首飾拿給我看。
我接過來仔細看了看,果然是人為刻意製作的首飾。
這是一個由鯉魚脊椎骨串成的手把件,上面的魚刺打磨殆盡,只剩下一個個圓潤的脊椎,我數了數大概有十幾顆。我問了問,魚腥味已經很輕了,而且上面已經形成了少許的包漿,看來它以前的主人經常盤玩。
“這說明,附近有人存在。”我盤著魚骨手串說道。
“沒錯,所以我就在附近又摸索了幾天。”南風接著說:“但是依舊沒有發現他們的蹤跡,不敢耽擱太久,所以先趕回來給您報信。”
“你做得對。”我讚許的對南風說。
這串魚骨說明那裡肯定有類人出沒,有可能是幾個也可能是一群,身材體型包括他們現在進化的程度我們不得而知,不能貿然的接觸以免受到攻擊。我讓南風下去休息,待我考慮之後再部署下一步的計劃。
我們在蜀地佈置了很多陷阱,好不容易開發好的沃土我可不想便宜了別人,雖然現在最大的敵人應該是鳥獸,這些陷阱只對大型動物或者類人族群有效果,對於破壞莊稼的鳥類和野兔害蟲不起什麼作用。我們只能在地裡做了些稻草人,希望可以儘量減少損失吧。
接下來我們的任務就是東征。
現在只知道東邊存在類人物種,他們的數量、樣貌等我們一無所知,說心裡話這次東征我心裡沒底。以往對付的都是低等生物,雖然它們體型碩大或者行動敏捷攻擊力十足,但比起有智慧的類人族群難度還是不高。
從這次發現的手串可以看出,他們已經掌握了生產技巧,可能已經解決了基本生存問題,開始向享受生活過渡了。
人類發展的經歷是有規律的,都是從生存向生活演變,從依靠大自然向利用自然做進步,這也是人能站在食物鏈頂端的原因。我們有可能面對的是一群相當成熟的類人族群。
保險起見,我沒有立刻選擇向東行進,而是向他們分析了兩邊的情況,我告訴他們,從現在起我們進入戰備狀態。
算上我,我們現在十二個人,其中十男兩女,其中南油週一的戰鬥力可以忽略不計,真正可以上陣的只有八個人。而我們八個還沒有真正意義上肩並肩戰鬥過,默契程度不夠。
一旦遇到衝突,我們會陷入窘境。
所以我不得不在出發前對他們進行簡單的操練,教授一些基本的戰術配合。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這次事關生死,最好的結局也是被兼併,我可不想從遙遠的地球趕來給人家做小弟。
我本來想把南娥南湘和週一南油留下來照看營地,後來又想到如果把他們留在這裡萬一遇到什麼突發事件他們沒有能力解決,我們又沒有多餘的人手可以陪同,倒不如帶著他們跟著我們一塊行動,凡事還有個照應。
我對他們四個說萬一有事的話你們就先撤,不要回頭,不要做無謂的犧牲,直接回到營地,在這裡堅守等待。
至於我們八個人,我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他們訓練成一隻特戰小組,一隻開疆擴土的不敗之師。
除了體能、戰術訓練之外,我還只做了很多武器,雖然不是鐵器和青銅器,但它們的殺傷力也是不容小覷的。
我給每個人裝備了木質長槍,每人一副弓箭,另外我們還配備了短柄石斧。這種石斧是經過改造的,它的目的並不是砍人,而是用來遠距離殺傷敵人,給鋒利的石片加上手柄,可以更好的控制精確度,大大提高命中率。
不光如此,我還給他們裝備了短兵器——一個個削尖的竹片,這種兵器可以用於短距離擊殺或起到暗器的作用,它的重量較輕,把它綁在手臂上大腿上還可以起到一定的防禦效果。
餘下的幾天我和他們一起操練,熟悉並熟練掌握每種兵器的使用方法,瞭解其中各種用途和利弊,在無法確認人數是否佔優的情況下,其他方面我們要儘可能的準備充足。
合練幾天後,他們的訓練效果讓我很欣慰,成績斐然。每個人的默契度也顯著提高,不管是單兵作戰或者團隊協作都很有章法,雖然比不了真正的野戰、特戰部隊,但在這已經是綽綽有餘了,現在唯一讓我擔憂的就是敵方的人數。武功再高也怕菜刀,真是人家那邊成千上萬,我們也是束手無策,當然這也只是個玩笑話,從現場痕跡看來,他們也不會有太多人,不然留下的線索不止手串這麼簡單了。
透過幾次圍獵實踐和訓練,我覺得我們差不多了。
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實戰才是檢驗的試金石。於是我下令,結束備戰,東征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