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按照既定計劃向山谷進發。
上山後,我看到了巨蟒的屍體,兩隻觸角已經腐化,流出的液體將下面的岩石腐蝕成了黑白花色。這條蟒蛇的毒液應該屬於強酸,也不知道它是吃什麼長得這麼大。
也罷,如今它死在這也算是死得其所,它腐爛的屍體會給大山和其他動植物提供營養,可以孕育其他生命,就當是給大自然的一種回報吧。
爬上二週山可以俯視整個山谷。這片山谷由幾十座大山環繞組成,中間是幽深的谷底長滿了密密麻麻的植被。
我們小心翼翼的尋找風雷電三兄弟留下的印記,順著他們的指引逐漸向谷底深處走去。
四處被樹葉和藤條遮擋的嚴嚴實實,矮處的植被貪婪的吸收著好不容易透射下來的微光。在這裡昆蟲的鳴聲伴隨著山泉溪流汩汩作響。我們路過小溪,用手捧起一口水解渴,瞬間感覺一股冰涼清新從喉嚨傳到全身,不禁打個冷顫。
不過這密林之中確實有不少寶貝,四處可見的菌菇自然不必細說,在這居然發現了好多當歸和人參,按理說這裡的溫度並不適合它們生長,有可能因為谷底氣溫偏低且霧氣水氣大,陰涼潮溼的原因。
我告訴了南娥它們的功效並吩咐她順手挖取一些。
我們順著標記奔向東南方向,看來風雷電三兄弟是想從東南方的缺口出山。我暗自誇讚這三人,東南方的確是最好的選擇,這樣不光可以更迅速的走出山谷,而且沿途是順著溪流的方向,可以隨時補充食物和水。
一行人緊趕慢趕終於在天黑前走了出來,頓時覺得眼前一亮,豁然開朗。
南娥很興奮的跑在最前面,回身大聲對我喊道:“君上,快看,再往前就到我的老家了。”
我順著她手指的方向向前看去,不禁暗歎果然是個好地方啊。
這裡後靠青山,一條河流由西向東蜿蜒流過,沒猜錯的話這裡四季如春,適合農作物的生長。
這時前面探路的風雷電三人也回來了,他們說前面洪水已經退去,讓我們再堅持一下,繼續向南走一段,他們已經建好了營地。
我們到達營地時天已經黑了,我招呼大家坐下來歇歇腳。
我告訴大家,我們要在這裡呆上一段日子,明天開始我們要修建基礎設施,包括圍牆、欄杆、窩棚,還要在周圍佈置一些陷阱。這期間,風雷電三兄弟分東西南三個方向分別偵探一下,看看有沒有其他族群留下的資訊。其他人跟著我對這裡進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看看有沒有可以利用的東西。
第二天,風雷電三人按照指令出發。出發前我告誡他們,只需偵查,如有發現立刻折回,不要發生衝突和交集,如果沒有發現的話,十天內必須返回再作商議。
我和剩下的幾人重新設計、加固了營地,我安排週四週五分東西兩面建立崗哨,時刻觀察周圍的情況。
一晃眼四五天過去了,我們將營地的面積擴大到方圓兩裡。除了陷阱外,我們還挖了防禦工事,包括地溝、柵欄和木蒺藜。這些東西一方面防止有可能存在的類人族群,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夜晚野獸襲擊的可能。
南雷和南電一前一後的回到營地,還剩下往東去的南風沒見回來。
南雷出發的方向是向西,他走了一百多公里被群山擋住了,如果繼續西行可能會耽擱歸期,所以他就回來了。
南電的方向是往南去,他也是計算好路程沒敢多做停留,看到一路沒有什麼蹤跡便掉頭回來了。
南風有可能還在路上,離約定的時間還有三天,再等等他。
我讓南雷南電講述一下一路上他們的經歷,並詢問他們有沒有發現新鮮的事情。南雷說向西植被不多,多是灌木林,晚上有狼出沒,他晚上都是在樹上休息的。
南電說向南有許多果樹,應該是蘋果和梨樹,還有很多野桃子已經結果,再過段時間就可以吃了,另外河裡的魚長相特殊,以前沒見過,說是嘴巴又尖又長,牙齒非常鋒利的樣子,青黑色,遊起來動靜很大。南電怕有閃失,沒敢貿然下河,所以也沒抓一條帶回來給我看。
我點頭示意他們做得對。偵查的意義主要是探查地形地理,預先發現敵情或者為我方行動提供可靠的資訊,以方便我方行事。他們不可貿然行事,暴露行蹤或者被俘,從而洩露我放動向,對我方產生不利的影響。
在這,我倒不擔心他們暴露行蹤,我只在乎他們的生命安全。一路走來,我和他們的感情日益深厚,不想他們其中任何一個人出事,尤其是這三人需要先行探查,遠離營地,處境比我們要危險得多。
三天,一旦三天後南風沒有按約定時間回來的話我們便向東找他。
我讓南雷南電跟我們一起在營地周邊做發掘工作。這段時間我們收穫頗豐。在這裡我們發現了大麥、粟米和稻苗,這裡的氣候和土壤非常適合作物生長,假以時日,此地可以作為糧倉供給地,這樣即便是寒冷的冬天,無法外出打獵或者獵物很少的情況下我們也可以不必捱餓。
另外,這裡還有芝麻,可以用來榨油,剩下的渣可以用來施肥,物盡其用。更重要的是我發現了棉花和桑樹,在這個獸皮過冬、樹葉過夏的時代,能穿上棉服蓋上棉被是多麼愜意的事。
種種驚喜讓我重新審視這塊寶地,這個地方真的值得好好開發,把這裡開發完備,建設牢固的設施,我們就可以衣食無憂了。
此次南行,我的出發點是開闊視野,探尋其他部族,這裡只是個支點。我們只是從這裡短暫的修整,而現在我改變了想法,這裡要作為重點開墾,就像當年秦朝剿滅六國,靠的不僅是秦人的勇猛還靠著蜀地這塊天府之國做有力的後盾。
這裡就是我的蜀地,我的“天府之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