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人上位,自然不會和她合作,那就把喬治大公推上去。
他們這麼盡心盡力幫忙,他好意思不表示一二?
要做到這一點,首先需要洗清喬治大公嫌疑,這不是大問題,總有操作的空間。
其次是鏟除他的競爭對手,比如尼克勞斯侯爵。
最後還要逼得列支敦斯登議會修改律法,允許平民成為王後,讓喬治得償所願。
而基拉的性格想要坐穩王後之位,就不得不依靠蘇葉,如此雙方的關系更加密切。
原本還喬治大公清白擺在第一位,人還在牢裡,說什麼都白費。
可尼克勞斯侯爵主動撞上來,調換一下順利也未嘗不可。
蘇葉拿出幾份報紙,指著上面某幾頁報道,“尼克勞斯侯爵似乎對奧利地很不滿,曾不止一次公開抨擊過奧地利對列支敦斯登的禁武裝措施不合理。”
這件事由來已久,算是無頭公案。
原本列支敦斯登重新立國後,想要建立自己的武裝部隊,可他們屬於歐洲內陸公國,資源非常匱乏,尤其是煤鐵等資源。
想要發展,這些是少不了的,只能從瑞士或奧利地進口,其他國家行不通,因為兩國都不會允許大批戰略物資運進來。
萬一列支敦斯登發展起來,侵略自己國家怎麼辦?
因此他們想買,只能透過這兩國,可瑞士自己的資源也不算多豐富,大多仰賴進口,再倒賣給列支敦斯登,價格自然要往上翻一翻。
而奧利地本土資源比較豐富,可以平價勻一些給列支敦斯登,但兩國都不可能給太多。
如此列支敦斯登的武器發展就受到限制,現在社會,沒有武器要軍隊有什麼樣,拿命去填嗎?
之後又發生俄國入侵,以及與其他國家的戰爭,列支敦斯登無法保護自己,只能尋求奧利地和瑞士的幫助。
瑞士本身自己都不參戰,哪裡會為了他們對抗俄國,於是能尋求庇護的,只剩下奧利地了。
可幫助也不是無條件的,他們簽訂了一系列條約,除了經濟方面,還是軍事政治方面。
軍事上,奧地利對列支敦斯登的軍隊數量做了限制,並簽訂了保護條例。
可實際上,奧地利雖然駐軍了,很多時候卻出工不出力,且每年索要一大筆軍費。
這讓許多人憤憤不平,尼克勞斯侯爵年輕時也曾是個熱血青年,發表過一些過激言論。
乃至到了現在,在某些場合,依然會表現出不滿的情緒。
這種不滿在列支敦斯登太常見了,說說也就過去了,可誰讓他想當列支敦斯登親王呢,那他的立場就很值得玩味了。
“我想,奧利地對這些言論,一定很反感,也會懷疑尼克拉斯侯爵上位後,兩國的關系是否能繼續保持?”蘇葉微笑。
這是釜底抽薪之舉,奧利地對列支敦斯登有多重要,那可不是說說而已,安全還握在人家手裡呢,指著對方保護,你還敢不滿?
相比俄國,奧利地那才是祖宗,這種言論發出去,奧利地那邊定然會幹涉,而尼克勞斯侯爵的支援率會直線下滑。
畢竟整個列支敦斯登親奧派可不少,不然他們為啥全都不待見喬治大公,真為了十幾年前那場戰爭啊?
別鬥了,都這麼多年過去了,記得仇怨的還能有多少,主要還是利益!
科羅溫大使雙眼發亮,這可是一箭雙雕的好計,既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尼克勞斯侯爵上位的可能,又能稍微離間列支敦斯登和奧地利的關系。
“我明白怎麼做了,從明天開始,尼克勞斯侯爵的言論就會上報,至於奧地利那邊?”該怎麼影響對方的態度,最好公開發表對此事的不滿。
“喬治亞娜王後,”蘇葉提醒。
喬治亞娜王後已經多年不住在列支敦斯登,估計大夥都忘了她,但實際上,她仍然是奧地利和列支敦斯登的橋梁,只是因為誤殺了列支敦斯登的王室,不得不低調行事。
其實對於她來說,以後誰上位都沒什麼關系,反正只要她和弗朗茨大公沒有離婚,屬於她的錢就必須要給。
在這方面,喬治大公和尼克勞斯勳爵都與她沒有利益沖突,但她也是可以收買的。
相比貧瘠只剩下名號的女伯爵,當然是王後實權更讓她心動。
喬治大公要娶的是基拉這個平民姑娘,她能擔起王後的職責嗎?
別鬧了,不說她身份問題,對這些完全沒接觸過,想要學習,也得有人教啊,而喬治亞娜王後就是最好的人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