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忍住購買的慾望,她直奔向對面,打算訂購一千把團扇。
女掌櫃笑得合不攏嘴,她半年都不一定賣出一千把,這是哪來的豪客,可真有錢!
“姑娘是打算做團扇生意嗎?”女掌櫃笑吟吟把店裡現有的團扇樣式都擺出來,任由蘇葉挑選。
形狀上有圓形,腰圓,八角,芭蕉形,桐葉形,海棠形,也有平面和立體之分。
除了形狀之外,上面的圖案更是多種多樣,從傳統的花鳥蟲魚,到戲謔的民間門小故事,都可以繪制在上面,活靈活現,生動有趣。
“掌櫃的,這些看著都不錯,我就不選了,你幫我選一千把送去即可,對了,每一把都要不一樣的,不能重複哦。”蘇葉道。
女掌櫃想了想,“沒問題,不過我現在店裡只有兩百多種,姑娘不介意等的話,我可以立刻讓扇娘製作。”
“在清明節之前能否做好?”等團扇到了,她就在莊子裡舉辦一場賞扇賞花宴。
正好那莊子已經修建完成,裡面的花園也種滿了各色花卉,除了本朝就有的那些,蘇葉還從空間門裡拿出了許多這裡沒有的花朵種子。
比如西方人最喜歡的玫瑰,鬱金香等,這些都是花匠們好不容易種活的。
當然了,也是因為這些花種在蘇葉的空間門經過改良,以及靈泉水的培育,才能適合汴梁的環境。
而事實就是,蘇葉莊子裡的花開得可好了,有將近兩百多種。
除此之外,她在那山上也種滿了各色鮮花,因此這兩年,那一片成為了汴梁百姓清明最好的踏春地點。
而蘇葉也相當大方的,任由他們進入欣賞,只要不進去園子,一切都很好說。
不要以為她弄這些,是為了文雅的愛好。
其實不是,就是為了賺錢。
宋人愛美,體現在方方面面,他們不僅愛美人,也愛漂亮的花朵,甚至有簪花的傳統。
無論男女老幼,在特定的節日都會簪花,因此汴梁的花卉市場也相當火熱。
有錢的不僅頭上帶珍稀品種,還會用鮮花裝飾衣服,甚至是綴滿出行的轎子或馬車,沒錢的也會去野外採集野花,佩戴在頭上和孩子身上。
而寒食節就是戴花的日子,寒食節的第三天是清明,汴梁的百姓會出去掃墓順便踏青,掃墓倒是其次,踏青才是重點。
有錢人會去那些出名的園子,而窮人去郊外賞景,但無一例外,等晚上他們回來,會帶上一籃子鮮花。
因此花朵是一門相當好的生意,尤其是稀有的高階花卉市場,那是一盆能賣到幾十上百兩的。
因為宋朝的海貿發達,外來的花卉也不少,但那畢竟是遠渡重洋,並且不一定能在清明節之前運到,運到也不能保證花卉一如既往的鮮豔。
實際上,鮮花最不好儲存了,而帶回來種子,也不容易種活。
蘇葉是有外掛,才能保持種子的活性,就這樣,也是她偷偷澆了靈泉水的緣故,才能讓這些花長得這麼好。
所以怎麼看,蘇葉這裡都是獨一份的生意。
從去年開始,她的莊子就出名了,被她取名為玉英園的園子遠近馳名,被汴梁百姓津津樂道。
玉英就是花的別稱,所以其實就是花園的意思。
這樣叫完全沒毛病,和別人的園子建在田中間門不一樣,蘇葉的莊園分成兩塊,田在一邊,山和它相連,但其實是分開的,中間門有一條小溪經過。
她的園子是建立在山上的,這一整座原本就是普通的山坡,除了一些木材,什麼出産都沒有。
這也和蘇母江湖人的習慣有關,房子建在山頂讓她有安全感。
蘇葉報完仇後,來了一趟汴京,發現這山的北邊非常平緩,適合種植花卉,於是找人平整了土地,在這邊全部種上了各色鮮花。
前面幾年還沒形成規模,種的也都是本地花卉,直到三年前,她拿出了空間門裡的種子,並且聘請了一批花匠,專門負責這些在大宋比較稀少的花種。
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或者說蘇葉靈泉水的加持下,這些鮮花順利在去年種好,填補了之前的空缺。
現在北邊成了一片鮮花的海洋,一年四季有三季都可以賞花,冬天不行。
冬天要賞花只能去到莊子裡,莊子裡的花園有暖房,裡面一年四季都開花。
但光是三季不同的鮮花,以及不同於大宋本地品種的珍稀鮮花,就叫玉英園出名了,熱度直逼皇家園林。
去年花卉並沒有賣,而是專門用來大規模繁殖,但是到了今年,這些就可以盈利了。
其實在花開放之前,就已經訂了一批出去,是宮裡的太監們訂購的,一半放入禦花園,供皇家賞玩辦宴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