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一點相當可疑!
在展昭查問這些的時候,蘇葉繼續了昨天的行程,她不是開封府的人,自然不需要參與調查案子。
而要不是包大人特許的話,她也沒可能插手這件事。
因此一大早起床,看到那滿湖面的花燈後,她心情頗好的出門,先去用了早餐,然後去蠟燭店,訂購蠟燭的樣式。
這年頭蠟燭絕對是奢侈品,大部分人家用的還是油燈,蠟燭一晚上燃盡,絕對是個奢侈的行為。
但看到那些快要燃盡的燭臺,她覺得,上面還是得有蠟燭,至於點不點,什麼時候點,總有機會的。
因為蠟燭是個奢侈品,價格本就高昂,只有富貴人家能用的起,而富貴人家一般都講究,因此大部分蠟燭不像後世白條條一根,而是雕刻製作了各種花樣,堪稱藝術品集大成者。
蘇葉就是去選購喜歡的蠟燭,然後訂購一批獨屬於她自己設計的蠟燭樣式。
說到奢侈享受,蘇葉不比任何貴族差,她只是懶得去造作,真認真計較起來,她那才叫花錢如流水。
就比如在福爾摩斯世界,因為夏洛克要做一項化學實驗,可當時能購買到的化學材料純度不夠,而且那材料的用處非常小,越純越用不到。
夏洛克的目的也不是為了什麼偉大的實驗,只是産生了那麼一個想法,就想看看實驗後的效果。
為此,夫妻二人耗費了整整六萬英鎊,從購買材料生産地,到設計提純機器,製作機器,到最後的提純,弄了一整條生産鏈。
最後這材料提純後,夏洛克只做了幾次實驗,得到他想要的資料,就撩開了手。
好家夥,六萬英鎊,耗費半年時間門,最後只為了這幾場實驗。
關鍵那一次是她做過的唯一一次虧本買賣,因為實驗證明,提純後的材料確實像夏洛克推測的那樣,實驗資料和他腦海中演練過的一模一樣,沒有差別。
也就是說,這些錢花的,只為了證明瞭一下夏洛克的推演是否正確,如此而已。
那項材料提純後,也確實沒啥用處,除了擱置,産生不了任何經濟效應。
要不是後面蘇葉覺得那提純機還有點用,改造了一下,賣了專利,這就是一項大怨種買賣。
可實際上,這樣的事她做了不止一次,一切只為了買個高興。至於時候帶來額外的經濟利益,那都是事後了。
現在也一樣,她覺得那些點點螢火的蠟燭讓她高興了,那就大手筆買啊。
劉家蠟燭鋪是整個汴梁最大的一家蠟燭店,他們的蠟燭造型相當豐富多彩,上面雕刻了花鳥蟲魚,吉祥雲紋,也有做成不同形狀的。
蘇葉選購了一些,還特意定製了一些華麗獨特的圖案。
其實這些圖案就是看著好看,並不能使蠟燭充分燃燒,會浪費很多,但是沒關系,剩下沒燒完的蠟燭可以收集起來,重新捏成適合燃燒的樣子。
而這些,由家裡的僕人去做即可。
因為是特殊定製,數量少於兩百,店裡也不給做,蘇葉直接訂了一千隻,還讓他們用精緻的木盒包裝好。
既然已經定了,那索性多買點,還可以拿來走禮送人。
這年頭,蠟燭算是珍貴的物品,不管送什麼人都不算失禮,尤其是造型好看,設計精巧美觀的蠟燭,更是送禮的上上品。
僅定金蘇葉就付了兩百兩,等後續全部做好送到她宅子裡,還要再付六百多兩。
也就是說,她剛買蠟燭就花去了八百多兩,這要是在稍微偏遠一點的地方,都可以買好幾百畝良田了。
而這些蠟燭要真的燒起來,真不夠燒一晚上的。
所以說,她奢侈起來,就沒別人什麼事了。
從蠟燭店出來,蘇葉心情大好,賺錢讓她高興,有時候花錢也很高興。
尤其當你開始花的時候,就一發不可收拾,覺得什麼都好看,什麼都想買。
而宋人的審美確實非常好,典雅精緻,小巧唯美,完美符合了蘇葉的喜好。
剛出蠟燭店,她就看見對面一家鋪子在賣團扇,鋪子門口掛了好幾排新貨,都是用動物絨毛裝飾的,看起來精緻好看,又毛絨絨相當受少女喜愛。
微風輕輕吹過,那些吊在一起的團扇也輕輕擺動,羽毛輕盈跳動,含蓄而美好,彷彿看到了打扮精緻的少女,拿著一把羽扇,羞澀的向你微笑。
蘇葉從來都羞澀不起來,但誰能不喜歡含苞待放的少女呢。
她摸著下巴想,要是舉辦一個團扇宴,把汴京美麗的少女都請來,讓她們拿著團扇把玩,在花叢中撲蝶,那場景一定美不勝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