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小稻是跪在白玉蘭身邊,看了眼小妹一身男裝的背影。
此時, 這四人的身後, 還有許許多多參與此次戰役的人。
這些人都曾上過戰場。
一日為兵,上過戰場,終身是兵。
所以這些人行軍中禮,絲毫不為過。
就可見, 為北方這場大戰, 永甸縣人出了多少兵力, 還是民轉兵的那種, 曾死過多少人。
這也是譚老將軍決定途徑這裡的原因。
永甸縣、包括永甸縣所在的城池, 舉一城之力送糧, 民轉兵人數最為壯觀, 被稱作這場戰役的英雄之城並不為過。
這不嘛, 這一幕可能也超乎了許多百姓的想象。
畢竟平日裡, 百姓們只知道誰家孩子去了前線,有沒有回來什麼的, 並不知道能有這麼多人數。
今日,當這些人行了軍禮, 大家才知曉原來人群中的一些人看起來平平無奇的,和他們形象沒什麼差別, 但就是這樣的人,曾上過戰場、殺過敵。
羅峻熙的書院恩師, 此刻正隔著大軍, 在官路另一邊望著羅峻熙。
更有許多人控制不住目光,在頻頻看向行軍禮的左小麥。
女將啊,太稀奇了。
縣裡和下面各鎮開酒樓和各種買賣的老闆,也是透過這一幕才知曉, 原來開酒鋪子的左家,曾經去那麼多親人到戰場殺敵。
那為啥之前沒聽說呢。
雖然左家酒被選為軍中酒, 這事兒他們早先是知曉的。
甚至還有人背後說過酸話, 說福禍相依。
如若打勝仗了,左家酒就會名氣大漲。
但是左家並未宣傳家裡人除了送酒,還有好些親人上戰場殺敵。
要是大肆宣傳,不敢說別的,他們這些做買賣的人能做到多訂一些左家酒的。就衝這份心裡的崇敬。
不知道為啥,左家並沒有拿這事兒出去顯擺。
而此刻,不管別人是怎麼想左家的。
朱興德、楊滿山、羅峻熙和左小麥, 望著密密麻麻的大軍從面前走過, 望著那些標示戰死的黑木名牌,好似又回到了戰場。
腦海裡想的全是大戰的場景。
以及為完成任務, 明知可能會死還毅然往前衝的一個個身影。
那些曾給他們擋箭死去的戰友,他們都叫什麼名字。
他們回頭露出大牙笑的模樣,他們一起渴了啃過雪, 餓了打過獵,受傷互相揹著抱著,不放棄一個盡力給帶走。
還有戰友的屍骨埋在白頭山,那些場景一一在眼前浮現。
而跪在百姓中間的秀花是忽然哭了。
秀花很少掉淚的,一般情況下,她都是為嚇唬人乾嚎沒淚。
可在這種場景下,當她看到行軍禮的孩子們,就感覺心裡
有自豪,有後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