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別說,這些小子快成村裡一景了,搞不好今日幫他家幹活真能被村裡哪個大娘嬸子相中。
朱興德不知道的是,哪用大娘嬸子出手啊。
此時,算上六子和二柱子,咱這二十二位壯小夥排成排挑擔子朝朱家走,正好遇見村裡各家大姑娘們紛紛出動。
這不是村裡集體要搶收了嗎?
家裡的小媳婦大姑娘們就不能在家醃菜、繡花、做飯了,要全家老少齊上陣。
六子都看傻眼了,艾瑪,咋這麼多女的。
還是這二十多人裡面成過親的有經驗,遠遠地瞧見那些大姑娘們要下坡了,急忙喊口號:“放下擔子,快快,把那衣裳穿好。”
又說:“咱鄉下雖然不講究男女大防,但只要不是窮到底的人家,多數也會讓到年紀的姑娘不朝外跑,只在家煮煮飯洗洗衣裳,很少有這種好機會讓你們長見識,你們這回能將杏林村的姑娘全看個遍。”
簡直是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還有人打趣,嘿嘿笑著提到朱興德:“還記得咱德哥沒成親前,見到那俊姑娘是啥樣不?”
啥樣來著?
“腰板挺直啊,你等會兒和那些大姑娘迎面走,別直勾勾地瞅,再給人家嚇著。咱德哥那陣,只用眼角風掃,輕飄飄掃一眼就能看明白誰俊誰不俊。”
二柱子還想再仔細打聽打聽,啥叫眼角風掃,忽然被六子給拽到後邊,“你別在前面了。”
“為啥?”
六子心裡實話,你要是打頭走,怕大姑娘們對咱這一隊人沒胃口。
哄二柱子:“你個子太高,你為兄弟們考慮考慮行不行。”
“那成吧,我去後面。”
打頭的是三胖子,就是村裡大娘說的那位家境殷實的,他今兒穿的衣裳最好,沒一個補丁,看起來體面。
幹活累的臉上全是汗泥,隊伍裡成親的兄弟急忙朝手心呸呸吐兩口吐沫,給他抹了抹臉,這回就看不出來埋汰了,走吧。
終於兩隊人馬要匯合。
姑娘們沒想到,今兒村裡來了這麼多外村的小夥子,你瞧她們為下地幹活穿的這都是個啥呀。
一口氣看到二十多個同齡的異性,關鍵還是外村的很新鮮,不是有那麼句話?外來的和尚好唸經,姑娘們拎著鋤頭鐮刀在大楊樹下莫名羞澀了。
再看咱這二十多位小夥子。
成家的三人在隊伍外面挑擔子,剩下的排成一長排。
咱這叫有公德心,以免他們打橫走,大姑娘小媳婦們過不去。
而且最齊刷的是,小夥子們前後間距跟那春天栽種似的,各個挺胸抬頭,目視前方,保持差不多的距離。
肩膀上的擔子,也愣是被他們甩出了同一種節奏。
只是裡面夾雜幾位順拐的。
“噯噯?看見頭上插朵絹花那個沒?”
二柱子:“沒看著。”
“……”
就這樣,一幫小夥子真像村裡大娘們說的那樣,當玩似的幹活,挑擔子也不嫌棄累,一路說說笑笑。
甚至有人提議如此收糧挺好啊?咱們這麼的,明年組成團挨家收,這樣每個村的大姑娘基本上就能看個差不多,以免媒人那張嘴,騙人的鬼。凡是請家相看的還得破費。
孫氏還納悶呢,外頭咋這麼吵嚷,像好些人回來了似的。
心裡一咯噔,不會是她男人和婆母回來了吧?
孫氏眼下既盼著她男人快些回,又不想面對,心裡很矛盾。
李氏聽到動靜也過來了,她是以為小叔子他們又回來送糧了,還尋思割的可真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