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一堆大小夥子進了她們家院子時,倆人傻眼。
這都是誰呀?
小夥子們也回望倆人不知該叫些啥。
直到小稻從後院回來,院裡才變得熱鬧起來。
“嫂子?”
“嫂砸,還認識我不。”
小稻吃驚,那不是三胖子、四碾子,五常子,又看向其他人有面熟的有沒見過的,也有可能對方見過她。
她這些年只要和大德子出門,路上就被人叫嫂子,她只管點頭就行,那哪裡能記清那麼多人:
“你們咋來了呢。”
六子解釋,小稻才知曉是來幫她家幹活。
“那你們家呢,趕緊收啊,朱興德和你們說了沒有。”
“嫂子,不用惦記,都知道了。但咱家不差咱一個壯勞力,家裡有的是人幹活。倒是我德哥,咋不吱聲呢,早知曉我們昨夜就來了。”
“沒事兒,咱明年記著主動來,嫂子,還有啥活沒?”
“嫂子,這玉米卸哪。”
二十多位小夥子七嘴八舌叫小稻嫂子,那語氣裡帶著熱情和敬重。
孫氏、李氏望著這一幕:“……”
——
見過秋收後狂歡的嗎?見過在全部收割完的光禿禿地頭,支桌子吃飯的嗎?
今兒老朱家的大德子,又讓杏林村村民們開了眼界。
擺了三桌飯菜。
篝火燃燒。
老朱家地頭像過火把節似的。
貪黑幹活的村民們聽到一撥又一撥的叫好聲。
那不用看就知,準是朱家大德子在講話,凡是講話,那邊叫好聲就不斷。
緊接著又傳來起鬨聲。
村裡大娘們笑著吐槽:“哎呦我天吶,真熱鬧,不知道的以為要過年。”
那起鬨聲一定是有人又出醜了,或是喝高了摔倒啦。
沒一會兒,連能幹很有正事的大爺們,也停下了鐮刀,眼含羨慕地望向朱家那片熱鬧的區域。
看著看著,大爺們由衷的笑了,乾脆坐在地上抽個菸袋鍋子歇會兒。
秋收很累,累成這樣心裡還能挺鬆快,所以說,要感謝那些在朱家幹活的年輕人啊。給他們帶動的,都覺得今兒過的挺有意思。
你說,這誰能想到呢,昨兒朱家還在人腦袋恨不得打成狗腦袋,今日卻連蹦帶跳。
只看,遠處有十多個小夥子在學老大娘扭秧歌,又學戲臺子唱戲,沒下場跳的敲盆敲碗給伴奏。
白玉蘭拍左撇子胳膊,抹著笑出的眼淚緊著催促:“你快些看看這些孩子,要樂死人了。”
左撇子在雙手接過朱老爺子正顫顫巍巍遞給他的酒杯,也笑的一臉褶子激動道:“老爺子,你快好了,你要好了,你都能給我遞酒啦。”
朱興德坐在主位,靠著椅背,將手舒展地搭在小稻坐的椅背上,望著大家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