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
“二位,我還是挺想去的,畢竟是為了全宋變法。但老母已八十有四,又只有我一個兒子,我離家兩三日,老母便哭而不食,我實在是為難啊!”
……
“嚇死我了!我就怕子慕在禁中惹出事情。”
大宋對官員的任用還是較為人性化的。
“咱兒以後必須要入仕途嗎?”
囂張跋扈的秘閣校理朱傲,一下子就慫了,當日便呈遞奏疏,表明願意外放為官。
就在這兩位父親笑著討論育兒之道的時候,監察御史韓絳來到了垂拱殿。
富弼捋了捋鬍鬚,道:“諸位,咱們官家可是越來越賢明瞭,官家若不插手此事,咱們很難妥善解決,但官家一出手,此事就這樣了結了,真順暢呀!”
趙禎還命內侍告知館閣主官。
對這類躺平類官員。
這分明是官家要將他們革職的前兆。
說罷,蘇良與韓絳便離開了,官家自會整治這類人。
無一絲仁君風範,但卻有聖君威儀。
蘇良與韓絳望著呂正滔滔不絕,感覺此人不當臺諫官真是可惜了。
很快。
這時,蘇良笑著道:“諸位,要不明日咱們去吹捧一番官家,以後的變法事宜都讓他衝在最前面!”
張方平搖了搖頭。
還有人稱能力不足,難以勝任。
要麼選擇終結仕途,要麼就外放做知縣,做好了就回來,做不好就待在那裡。
當下的大宋,各項變法措施實施順利,國力如雨後春筍一般,飛速提升。
在包拯眼中。
韓絳和蘇良都有些疑惑地看向趙禎。
王安石更是打趣道:“景明,也就是你與子華兄(韓絳)能屈能伸,換做是我,可能都忍不住罵起來了!”
“這些官員只是慵懶而已,能力還是有的,朝廷培養他們多年,不能說放棄就放棄,此事交給朕吧!”
趙禎搖了搖頭。
蘇良一愣。
他笑著說道:“二位可先在前廳喝茶,我……去幫老母穿上衣服,然後出來見二位。”
趙禎的臉上露出一抹燦爛的笑容。
他不願離京的理由更加奇葩:能力不足,不堪知一縣。
垂拱殿內,只剩下趙禎與蘇良。
“朕告知你此事,是想讓你告知子慕,只要佔著理,使勁揍暽兒幾下子是沒問題的,不但無罪,而且有功!”
但是能有地方執政經驗且還願去窮縣的卻是寥寥無幾。
蘇良和韓絳帶著數名吏員,出現在太常禮寺編撰許修之的家門前。
這些官員若真敢在家歇上半個月,中書立馬就能尋理由將他們全部罷黜,或直接勒令致仕。
許修之,年約四十歲,有才能,因在太常禮寺任職,禮節道數甚是周到。
深夜,蘇宅,臥房內。
老太太用洪亮的聲音說道:“託官家的福,好著呢,一口氣能吃八個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