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就是一堆久置的汙濁糞便,早已爛在那裡,我們就不該將他們挑起來,挑起來就是臭氣熏天,只能讓我們感到噁心!”
官家要動真格的了。
蘇良和韓絳瞬間明白了趙禎的意思。
“豈有此理!五十二名京朝官,竟有四十三人託辭拒絕外放,這是懶政,這是挑釁,這些人是在安樂窩裡待太久了!”
不過曾經都做過知縣、通判類的地方官,有一定政績。
梁適無奈道:“沒有辦法呀!幫扶窮縣,須尋有經驗之官,地方州府的賢官實在有限,很多都不能調動,只能從京朝官中篩選,能否讓他們外放,就看中書的能力了!”
“子慕到來後,他活潑開朗了許多,除了學習更有勁了,還偷偷學會了爬樹、爬牆、抓魚、以及朝著夫子的茶壺裡倒墨水,這才是個五六歲的孩子該做的事嘛!”
他知開封府,意在打造的汴京城。
或許是他的童年太乖巧,沒做過什麼離經叛道的事情。
韓絳則是笑著道:“朱校理,你莫緊張,我們就是核查一下情況,你的情況是屬實的,屬實的!”
不願做事,官家便讓這些人無事可做。
他這個理由算是較為正當的。
許修之眼神恍惚了一下,然後瞬間換作一臉真誠狀。
“想得美!”趙禎笑著白了他一眼。
朝堂官員都感覺到不可思議。
包拯嚴查嚴懲,與三司協調配合,透明化公示公屋租賃情況,一時間引得民間一片讚歎之聲。
二人便看到了正準備出門的許修之。
韓絳和蘇良便走出了許修之的宅院,許修之將二人送到大門口,心情還是有些忐忑。
館閣多出老頑固,執拗,霸道,且守死理。
禁中便有訊息傳出,官家令內侍將這四十三人的人名全都寫在一份文書之上,然後放在案頭。
這都是不允許的。
大多數官員都是找的藉口,怎麼可能完全屬實。
“打架?子慕與大皇子打架了?”
趙禎坐直身子,看向蘇良和韓絳。
臘月十八日。
蘇良與韓絳來到了秘閣校理朱傲的宅院中。
蘇良道:“沒事兒,官家聖明著呢!”
聽到此話,司馬光抬頭看向王安石。
當梁適、司馬光、王安石三人得知他們舉薦的五十二名外放官員有四十三人都拒絕外放後。
有人稱家中孩子尚小。
隨後。
“啊?”
不多時。
臘月二十三上午,蘇良向趙禎彙報了核查情況。
……
二人的鼻尖碰著鼻尖。
“眉兒,聽我講完!”蘇良將趙禎的意思講了一遍。
這些人若不去,那幫扶令將難以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