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輕時,天下尚未一統,劉邦有雄心壯志,但本人除了結交朋友講義氣外,卻是沒什麼其它管事才能,到四十多歲還一事無成,只混了個區區泗水亭長。嬴政駕崩後天下大亂,給了劉邦機會,在沛縣起兵造反,讓他看到了實現大業的機會,期盼著能做王。
後來做上了齊王,擁有著富庶的齊國,劉邦已經很滿足了,以為已經做到頭了,沒想到還有機會做皇帝。
趙歇接到道:“張丞相所言甚是,我們就得跟項羽平起平坐。”
他和劉邦皆看向韓成。
韓成道:“既然如此,我就跟著做皇帝。”
能做皇帝,他沒有絲毫興奮之色,無論“王”還是“皇帝”,他同樣都是傀儡,無所謂了。
三國國君一致同意,張良再說道:“既然項羽把登基時間定在六月初一,照我看,我們三國國君登基,同樣選在六月初一。”
這個提議,趙歇和劉邦都贊同。
三國商量決定,相互派出使臣分別前往兩國,祝賀兩國皇帝登基。
隨後,三國國君聯合釋出詔令,昭告天下。
————————————
楚國,彭城。
這天,皇后寢宮外,項羽拉著跟虞姬的手,正要進去歡快,卻有屬下來報告。
屬下把齊國、趙國、韓國三國的國君,同樣在六月初一登基為帝的訊息告之項羽。
“什麼!劉邦、趙歇、韓成,你們焉敢如此!”
接到報告後,項羽氣得火冒三丈。
虞姬道:“陛下消消氣!”
項羽咬牙切齒道:“待我登基後,一定要滅了這三國。”
幾天後,范增入宮見項羽,苦口婆心相勸。
“羽兒啊!若是跟三國兵戎相見,各自損兵折將,只會便宜了暴秦,讓暴秦坐收漁翁之利。”
項羽道:“我乃天下共主,三國如此,我若不出兵,大失威望,顏面何存?”
范增道:“既然是為了顏面,出兵做做樣子便可,把聲勢做得大一些,陳兵於三國邊境,做出進攻姿態,卻不進攻。三國必定也不希望與楚國為敵,到時候再暗中派人見劉邦、趙歇、張良密議,表面上找個理由退兵,相互給臺階下就行了。”
項羽那裡甘心這樣,憤憤道:“如此一來,三國國君日後跟我平起平坐,我這天下共主徒有虛名。”
無論范增如何相勸,項羽就是不聽。
——————————
秦國,咸陽。
齊、趙、韓三國國君要登基稱帝的訊息,傳到了這裡。
子嬰舉行朝會,專門討論此事。
“項羽、趙歇、劉邦、韓成這四個逆賊首領要做皇帝了,眾卿以為如何?”
尉繚首先道:“大王,我大秦國君原本便是皇帝,既然連逆賊都稱帝了,大秦國君應當重新登基為帝。”
陳平出列道:“臣附議!”
大家意見高度一致,在場所有臣子都發言附議。
原本子嬰計劃,等重新一統天下後登基為帝,如今形勢有變,做皇帝時間提前了,內心還是有著小小的興奮。
“王”和“皇帝”,雖然同樣是一國之君,但稱號不同給人帶來的感覺是不同的。感覺不一樣,地位不一樣。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