鍊鋼技術的提升需要時間,所幸,秦國有一段較長時間進行休養生息,並非急於一時,好好利用這段時間搞研究。
兩天後,馮幽蘭寢宮。
嬰兒的哭啼聲響起,又有一個小生命降臨人間。
“大王,夫人生下公子!”
子嬰快步入內,抱起兒子仔細打量,能隱約看出長得像自己。
名字早已想好了,取名為“贏文廣”。
——————————
邯鄲,趙王宮。
因為項羽的因素,韓成和劉邦帶著主要臣子來到這裡,三個盟國的君主一起商討對策。
王宮大殿,三個君王各坐一邊,每個君王旁邊有相應的臣子。
韓成道:“項羽說要出兵討伐我們,我們三國同心協力,應當能抵擋楚軍。”
趙歇道:“趙國由廣武君練兵,如今趙軍比當初剛復國時戰力更強。”
他旁邊的李左車道:“若楚軍敢來犯,臣有信心保衛疆土。”
劉邦誇讚道:“我相信,廣武君必不亞於祖父李牧將軍。”
他很羨慕趙歇有李左車這個人才,拿麾下的武將相比,曹參、盧綰、樊噲、灌嬰、酈商、夏侯嬰等人,恐怕都無法與李左車相比。
趙歇對劉邦道:“蕭丞相治國之才,世所罕見,短短一年有餘,齊國便成富庶之國。齊王能有如此之才,真乃幸事。”
兩人都相互羨慕對方。
劉邦道:“可惜我缺有大智慧之謀士,韓王有子房輔佐,那真是韓國大幸。”
韓成瞥了旁邊的張良一眼,苦笑一下,他這個君王徒有虛名。
這次前來趙國,隨行的軍隊,皆是由張良掌控,韓成根本指揮不了這些軍隊。
最後,劉邦道:“我麾下有治國之才蕭丞相,趙王有大將之才廣武君,韓王有大謀士張子房,我們三國聯合,不懼項羽、不懼匈奴、不懼暴秦。”
說畢,他舉起酒爵,所有人共飲一爵。
一爵酒下肚後,談到正題了。
趙歇道:“暴秦固然要滅,但不是最緊迫之事。需找個妥善之策應對項羽。”
李左車道:“項羽所依仗的,無非是武力,若楚軍分三路來犯,我們分兵拒之,若項羽攻其中一國,其他兩國出兵馳援。戰場瞬息萬變,先看項羽如何用兵,再見機行事。”
張良道:“廣武君說得對,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韓國練新軍已有些時日,有軍功爵激勵,可抵擋楚軍一陣子,決不任由項羽欺侮。”
三個國君一致決定,再多徵召男丁入伍,做好應對楚軍的準備。
張良決定,把韓軍數量擴充至十萬。
劉邦決定把齊軍擴充至二十五萬。
趙國目前軍人數量為十五萬,決定同樣擴充至二十五萬。
在剛開始復國時,各王只是匆匆組建軍隊,沒有對自身國土有效掌控,給章邯所率秦軍橫掃。
聯軍撤退後,各國對自身國土有效掌控,確保正常耕作和收取賦稅,按照人口徵召士兵。
最後,張良提議道:“項羽稱帝,時間定在六月初一。企圖憑藉皇帝稱號高諸王一等。既然項羽做皇帝,我建議,三國國君同樣稱帝,跟項羽平起平坐,針鋒相對。”
“好!子房提議甚妙,我贊同!”
劉邦首先誇讚著,顯出高興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