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設想是否完美或實用並不重要,但重要的是一個人如何對待這些建議。
如果他對此嘲笑(可能有95%的人會嘲笑),而且不經過再三考慮,可能會患傳統的麻痺症。
但是,二十分之一的人認為“這是一個有意義的想法,這些人,他們具有可轉變為創造力的大腦。
傳統式的思考是每個人的敵人,尤其是那些反對個人成功的創造性計劃感興趣的人。它會凍結你的大腦,阻礙你的進步,妨礙產生創造能力。
下面講一講三種克服的方法。
1.接受各種思想迎接新思想,消除與此相悖的思想,如“那不起作用”、“不能做”、“試試也是無用的”,以及“那樣是愚蠢的”。等等。
我有一位很成功的朋友,他在一家保險公司擔任重要職位。
一天,他對我說:“我不打算成為該行業最優秀的人物,但是,我認為我是保險行業中最好的海綿,我特別注意吸收我能吸收到的所有好的思想。”
敢為天下先。
打破固定的日常工作,去沒去過的餐館,買新的書藉,到沒去過的劇院,結識新朋友,走不同的路去上班,今年過不同的假期,本週未做些沒做過的或與以往不同的事情。
如果你的工作待分配,而你對電影製作、財會、培訓、網路主播、金融和商業中的其它職業感興趣,這會使你擁有較大的選擇餘地,對重大的責任有個充分的思想準備。
要積極進取,不要消極。
不要這樣認為:
“這是我過去的做法,因此現在還應該這樣做”。
要向前看,“我的思想,而是有積極進取的思想,在你年輕時,早上可能5:30起來送報、擠牛奶、送快遞,這並不意味著要你的後代也一定要這樣做。
想一想汽車公司發生的事情,它的管理部門是否容許有這樣的考慮:
“今年我們已在汽車製造上達到了頂峰,再作進一步的改進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所有試驗性的工程和設計活動也將永遠結束。”
如果持這種觀點,即使是龐大的福特公司也必將走向衰亡。
成功的人就象成功的商業一樣,必須始終充滿這樣的疑問:
“我怎麼才能提高工作質量?”
“我怎麼才能做的更好?”
在人類所從事的從太空梭的研製到撫養孩子的各個行業中,達到絕對完美是不可能的。
這就意味著還有無限的改進餘地。
成功的人知道這一點,他們總是在搜尋著一種更好的方法。
值得一提的是:成功的人不問“我能做好它嗎?”因為他知道他能做好。
然而他可能提出這樣的問題“我怎麼能做得更好?”
幾個月前,我的一位僅僅做了四年生意的朋友,又開了她的第四個手機機商店,這確實是個奇蹟。
我之前這樣認為,是因為這位年輕的女士僅有30萬元的小筆原始投資資本,又要同其它同行進行激烈的競爭,而且她做生意的經歷相對要短得多。
她為取得這樣輝煌的成績召開了歡慶大會。
此後不久,我參觀了她的新商店。
我間接地問她,“當大數商人不得不吃力地去繼續維持著僅有的一個商店時,而你卻成功地經營著三個商店,並且又開了第四個,這是怎麼回事?”
她說:
“這是很自然的。我努力工作,只是早上班晚下班,並不對商店直接負責,我商店的大多數人工作都很賣力。我的成功主要應歸功於我自稱的‘每週經營計劃’。”
我說:“‘每週經營計劃’?聽來耳目一新,它是如何發揮作用的呢?”
她繼續說:
“噢,其實它並不是什麼複雜的東西,正如每個星期的迴圈一樣。它只是一個能有助於我們做的工作的計劃。
為保持前瞻性的思考不偏離我的工作,我已將它分成四個部分:顧客、僱員、商品和推銷術。對本週所有的事情作了筆記,並隨手記下如何改進我生意的各種方法。
每星期一晚上,我抽出四小時的時間回顧我隨手記下的各種想法,然後決定如何將好的方法用在經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