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父皇話,兒臣今日學了《論語》的學而篇,明白了學習之道在於持之以恆,不可半途而廢……不過,兒早已讀過《論語》,道理都已明白,太傅仍是要講,很是乏味。”
裴獗笑了一下,“還有呢?”
瑞寶道:“太傅還講了先賢治國之策,讓兒臣瞭解‘民心’即‘國興’的道理……”
四歲的小孩子,說得朗朗上口。
穩重、老成。
裴獗和馮蘊對視一眼,朝他招招手。
“依你看,劉太傅可與哪一位名臣賢士相提並論?”
瑞寶遲疑一下,“司馬懿。”
馮蘊一聽,笑了起來,“不可胡說。”
司馬懿曾任太子中庶子,也是皇太子的親密陪臣,雖是奇策善謀的人,可歸根到底,司馬家後來還是竊了國……瑞寶把太傅比作司馬懿,雖是稚子之語,但要讓劉太傅知道,晚上只怕就睡不著覺了。
馮蘊怕瑞寶無心之舉,害了老臣。
裴獗卻聽得有趣,問他:“為何有此一說?”
瑞寶道:“兒聽人說,司馬懿生了一副狼顧之像,正好太傅也長著一雙狼眼,生氣時雙眼一瞪,怪嚇人的……”
又瞥一眼裴獗,好心為他的太傅說話。
“不過太傅的德行,司馬懿可比不得的。讓二者相提並論,有辱司馬懿了。”
裴獗嘴角都彎了起來。
好小子,罵人不見髒。
太傅要是親耳聽到,鬍鬚只怕都要豎起來。
瑞寶看一眼母親的臉色,趕緊斂住臉上的笑容,小小聲地問:
“兒臣可是說錯話了?”
裴獗搖頭,將他抱坐在腿上。
“在父皇和母后面前,我兒大可放鬆,說什麼都好。但外人面前,瑞寶是皇太子,字字句句,便要三思而行。”
瑞寶點點頭,“哦。這個兒臣明白。在太傅面前,我便說他面若春風,心懷皓月,其行也端,其言也善,一副松柏之姿,一看便可堪大用。”
馮蘊忍俊不禁,伸出手在他腦門上彈了一下。
“看你胡說八道。”
瑞寶笑了起來,拿白白嫩嫩的小臉,貼在她的掌心裡。
馮蘊的心,便在那軟軟的,粉嫩的肌膚上融化了。
“今日又到出宮體察民情的日子,瑞寶可要隨母親去?”
這些年來,馮蘊雖是大雍皇后,但裴獗給了她充分的自由。
安渡城離花溪很近,裴獗的後宮一眼望過去,空空蕩蕩,根本用不著她管理,所以她有的是時間做自己的事。
三不五時的,她會溜出去一趟。
美其名曰,體察民情。
起初,朝臣們心存憂慮,多有微詞。
並藉此諫言,說帝后只得一個皇子,對國祚綿長,太過冒險,希望皇帝能廣開後宮,繁衍子嗣。
可隨著太子逐漸長大,越發睿智機靈,有一次在眾目睽睽下強辯出十餘條“獨子比多子的好處”,還在對弈時贏走了尚書令的一條褲腰帶,讓他拎著褲子狼狽離開,鬧了笑話,從此朝臣再不敢輕易開口。
太子是未來儲君。
關係到一家三代的平安富足。
與其讓皇太子不舒服,不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從此,母子倆的翅膀更硬了幾分……
瑞寶聽到母親的話,當即露出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