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嬤嬤留下幾本冊子,便領著宮娥揚長而去。
練劍暫且放一邊,葉千歌望著幾本厚厚的冊子,神情略微出神。
他撥出一口氣,拿起冊子認真閱讀起來。
此事,由不得他不重視。
太后數次提及,還記錄在冊,足可見此次筵席的重要性。
筵席的規定頗多,涉及的內容方方面面,不是尋常的宴請可以比擬的。
此次筵席有其獨特性。
畢竟是新皇初立,需要準備和籌措的事情則更多了。
他要彰顯的,不僅僅是大徐皇室對各位大臣的重視。
“既然是第一次,總不能給女皇大人丟臉吧。”
他放下冊子,嘴角微微一勾,“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最好!”
兩個時辰,葉千歌把所有冊子看完,心裡已有打算和粗淺的計劃。
冊子記錄了大徐歷年筵席的規模與宴請名單。
名單每年都有所變動。
有新貴,自然也有舊族,有人崛起,自然有人沒落。
對於宴請之人,葉千歌兩眼一抹黑。
但他可以請外援。
在冊子之中,可是清楚記錄了兩年前,參與筵席之人的名單,可是由女皇大人親自擬定的。
他嘿然一笑,便起身悠哉悠哉的往正殿而去。
甫一踏入正殿,葉千歌便見徐亦嬋正在低頭批閱奏摺。
他嘴角微微扯了一下。
又是奏摺!
葉千歌搖搖頭,很是無語。
雖由此可見,她勤於政治,勵精圖治,是個極為負責的君主。
但同時,也反應出她處理朝政的生澀與稚嫩。
他知曉,徐亦嬋經常批閱奏摺至深夜,甚至通宵達旦,不待休憩片刻,便又忙著早朝。
若非她內力雄厚,體質極佳,精力旺盛,恐怕早就積勞成疾了。
葉千歌躡手躡腳,輕聲走過去,步至徐亦嬋身旁,伸著脖子,目光移至徐亦嬋手中的奏摺之上。
“……潭州大雨滂沱,經月不歇,致使湘水氾濫,隱有潰堤之勢,若汛情糜爛,恐發大災,臣著人驅散十萬黎民,望聖上開倉賑災,且修葺湘水,保潭州平安……”
徐亦嬋蹙著眉頭,面色極不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