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貉判斷沒有危險出來後,七八隻小貉跟著魚貫而出。
小貉和大貉的身形相差許多,像是一個個圓滾滾的小狗,渾身黑不溜秋的,臉上和脖頸有些淡淡的白痕。
在洞口附近互相追逐,彷彿出來上體育課的小朋友。
有的小貉跑來跑去,有的和同伴互相撲咬做遊戲,玩得很開心。
等小貉們都出來,又出來一隻大貉,兩隻大貉應該就是它們的父母了。
小貉玩耍嬉鬧,貉父母靜靜站在邊上,望向四周,守護著孩子。
有個成語叫一丘之貉,這個詞很準確,說的就是貉這樣一窩出來活動的樣子。
王彥道:“之前不是還有報道,說出來遛狗的時候狗突然被貉攻擊了。這段時間是貉的繁育期,估計就是碰上了帶著幼崽出來活動的貉,讓貉感覺到了威脅。”
這個猜測八九不離十,貉不會毫無理由地去攻擊狗,狗又不是它們的食物。
而且晚上出來遛狗的,不一定繫著鏈子,讓狗可以更自由地活動,狗就有了接近貉的機會,貉無法躲避的話當然就會打起來。
狗和狗作為寵物碰面都會吵起來,吠個不停,要主人牽著鏈子扯開,更別說遇上野性十足的貉了。
有小貉跑得遠了點!
發現有人藏在灌木後面觀察它,也好奇地觀察著人類。
幼崽現在估計出生兩個月左右,一般來說應該是很敏感的,有什麼風吹草動就趕緊逃跑,不過它們在沒有人類的環境里長大,表現得冒失又好奇,甚至還想上前嗅一嗅。
貉媽媽過來,看到人明顯嚇了一跳,連忙把崽崽叼在嘴裡,一溜煙跑了回去,貉爸爸也緊張地招呼著其它小貉,一家子飛快地鑽回了洞穴裡。
王彥道:“走吧,再去別的地方看看。”
路上又在草地上碰到一隻貉!
這隻貉專心地吃著草葉,聽到腳步聲還有地面震動,轉過頭望過來。
並沒有立刻驚慌逃跑,因為發現方野他們站在三米遠的地方,靜止不動。
仔細觀察了片刻,可能是覺得沒有危險,於是繼續大快朵頤起來。
貉的大膽和智慧,也是它們能迅速適應城市的原因!
如果不是忙著吃東西,甚至可能會主動上來,進行一番探索。
方野摸著下巴:“這貉還挺膽大的!我們這麼多人盯著一點都不慌。”
王彥道:“貉是夜行動物,一般是晚上才出來活動的,現在白天這麼大方地出來,對人也沒什麼戒備,它們的習性已經在慢慢改變了。”
白天出來,也意味著可以有更多的時間用來尋找食物。
佈置完紅外相機也快晚上了,眾人在附近吃了個飯。
天漸漸黑下來,這時候小區裡出現了一團團黑影,眼睛亮閃閃的。
當貉為食物產生衝突的時候,就會互相低聲地吼叫起來。
白天的貓糧投餵點,此時已經圍過來許多貉。手電一照,頓時有五六隻貉退了下去,有幾隻貉津津有味地吃著貓糧,一點都不怕他們。
陰影處還有更多的貉蠢蠢欲動,準備湊過來。
方野看到貓糧,“嘖嘖”道:“媽呀,這誰投的貓糧,這得好幾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