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見知州大人在高臺上和楊大清閒聊,似乎壓根沒有管下面詩會是否還繼續的事情了。於是眾人有些不耐起來,有人高呼道:“大人,詩會還辦不辦了?若是不辦了咱們就回家去收衣服了。”
楊大清和高喜相視一眼後站起身果斷宣佈道:“詩會現在正式開始!”
這次的詩會所定下的規矩便是雙方相互出題,由對方來按照出題者所給出的資訊來即興賦詩一首。所以在楊大清剛說完詩會開始後,白鹿書院一方早已有人按捺不住跳了出來,指著方正一方道:“既然詩會是在白鹿書院舉行,那我們也要盡一盡地主之誼。所以第一局便由我們先出題!”
方正聞言頓時不幹了。他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己什麼水平還是有數的,前世雖然上過大學,但古代的那些個文言文卻只學了個皮毛,就更別提作詩了,什麼平仄之類的他完全都摸不著頭腦好不好。
若是答應了對方先出題,他敢保證自己絕對會熟得很慘!
所以,方正在所有人都還沒反應過來之前便跳了出來喝道:“不行!”
眾人愕然,這傢伙搞什麼么蛾子?不是說好了雙方互相出題的嗎?怎的到了他這裡便不行了?
方正道:“雖然說我們來者是客,但你們書院最起碼也要尊敬一下客人不是嗎?所以這第一局的題應該由我們先來出。”
眾人恍然,原來他並非質疑楊大人定下的規矩,而是在糾結於誰第一個出題。
白鹿書院不愧是青川城的文壇聖地,裡面無論是先生還是學子一個個的身上都自然而然地帶著一股子文人的氣息,就連一舉一動中都莫不透露出儒雅之意。所以在聽到方正說他要先出題的時候,學子們幾乎沒有任何人反對便同意了他的提議。
這下倒是輪到方正傻眼了。
他本來還想著若是對方不同意之下雙方爭執起來,到時候還能趁亂要求退出這場比試來著。可沒想到對方居然二話沒有就點頭同意了,這讓他的算計瞬間不攻自破。
砸吧砸吧嘴,方正站在原地思索片刻後問道:“出題....是怎麼個出法?”
一句話出口,頓時在場所有人都呆滯片刻後轟然笑出聲來。
這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人都站在這裡了居然還不知道出題的規矩?他是來搞笑的嗎?頓時就有人開始喝倒彩:“你到底會不會啊,不會就趁早認輸吧!”
方正老臉通紅,卻仍舊直挺挺地站在原地看著不斷對著他指指點點的學子們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既然我並不清楚這裡面的規矩,那為何又不能出言詢問呢?”
學子們剎那間停止了對方正的嘲諷,臉色凝重地看著對方。好犀利的言辭,也不知道這句話出自哪裡,不過用在如今這個場合簡直是一刀直接插進了學子們的心中。
是啊,懂就是懂,不懂便是不懂,能不恥下問的人才是智者。可若是不懂裝懂,那才是笑話!
這時,學子中有一人站出來問道:“敢問閣下此言出自何處?有何典故?”
方正一愣,難道這句話不應該是全地球人都知道的嗎?為什麼看這些人一臉迷惑的表情似乎從未聽說過?不由奇怪地問道:“《論語》你們沒學過?”
“論語?何為論語?”
這次不僅是學子們了,就連諸多先生也都紛紛站起身看向他問道:“你說的論語到底是什麼?怎麼聽都沒聽說過?”
這下輪到方正迷惑了,喃喃道:“不應該啊,按說論語這部貫穿古今中外的典籍不應該沒人不知道才對啊。”於是他繼續試探道:“‘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句聽過嗎?”
眾人迷茫搖頭,不過那些先生在短暫的迷茫後頓時兩眼放光,一個個如同中邪了似的站在原地不斷重複著方正的話:“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良久過後,書院的院長忽然一拍大腿讚歎:“妙哇!簡直堪稱警示絕句!”
方正兩眼瞪得如銅鈴看著對方,腦海裡一直回想著一個聲音:“不對勁啊,難道這個世界上沒有論語嗎?那豈不是照這樣說也沒有道德經、易經、金剛經等鉅著了?如果這樣....那李白、杜甫等人也沒有了?”
想到這裡,方正猶豫著試探道:“你們聽說過李白嗎?”
“李白是誰?是不是長得很白?”
方正再次震驚,既然這些人聽都沒聽說過,那指定是不存在了。那麼.....話說如果能把他們的絕世名句拿出來用用....似乎也算不上抄襲吧?
對面書院的先生們仍舊在細細咀嚼著方正剛才那句話的含義,並沒有發現此刻方正臉上的神色已經不再是剛才那般一片死灰了,而是有些興奮,以至於整個人都有些癲狂得在原地開始轉著圈,嘴裡不停叨叨著:“既然這樣...嘿嘿,那還怕個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