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暗自高興之際,卻沒注意到高臺之上的楊大清此刻正目不轉睛地看著他,眼中閃爍著熾熱的光芒,就好像看見什麼絕世珍寶一般,更是有種想要據為己有的衝動。
不僅是楊大清,就連高喜也被方正的言語給震撼到了。他沒想到原本只是抱著不讓兒子失望的目的回來看看是否能救下方正,當時心裡還想著若事不可為便果斷放棄營救,轉而與前來的官員同仇敵愾對方正口誅筆伐,務必先把自己摘出去,以免到時候牽連整個高家跟著受罪。
不過就現在看來,高喜對能趕回來營救方正的決定分外覺得慶幸。就憑方正的那幾句堪稱絕世佳句的名言就可以斷言此子一定不簡單,倘若能給其一定的時間成長,他日說不定能一飛沖天!
所以高喜暗暗下定決定,一定要利用兒子和方正的關係先將高家與其牢牢綁在一起,免得日後再想抱大腿為時已晚。
楊大清心中震撼不可謂不大!
以前對這小子的觀感只是油滑、狡詐並且喜歡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逗公主開心,曾經有一段時間他還打心底認為方正是在有意接近公主殿下,從而想要藉助她進入朝堂來著。
可現在看來事實並非如此,方正完全不需要藉助公主的力量便可以憑藉己身之力慢慢一步步地向上爬。楊大清有種直覺,相信方正有朝一日定然也會在朝堂之上有一席之地!而且對於這種想法非常之堅定!
方正此刻的心情是無比的舒暢!
在這個沒有四書五經、沒有唐詩宋詞的朝代裡,他方正不是想怎麼寫就怎麼寫嗎?而且還不用擔心後世所謂的版權,更加不用害怕會有律師忽然間冒出來起訴他。
白鹿書院的先生們在端在的震驚過後紛紛用異樣的眼神看向方正。此刻的他們已經沒有了之前的輕視之心,而是帶著些許的敬重與欽佩。
是的,這些先生們對方正的是敬重,因為他所說出的話雖然眾人都未曾在其他地方聽聞過,卻絲毫不影響這些話語裡那浩瀚如海的學問!在這些先生看來,這些話中的每一個字,甚至每一句話的語氣都足以寫進書院的教科書裡,值得他們用殘生去孜孜不倦地鑽研裡面的學問。
方正仍舊在沾沾自喜。忽然間,圍觀的百姓們發現氣氛有些微妙起來。白鹿書院的先生們紛紛站起身,仔細地整理著身上的衣衫,然後恭恭敬敬地對著方正行了一個儒家大禮!
方正猛然間看著這幅場景就徹底懵逼了!
他實在搞不懂這群心高氣傲的先生們剛開始還對他口誅筆伐來著,為何現在卻如此畢恭畢敬了?難道這裡面有什麼貓膩?
院長帶著眾人行禮之後起身,對方正拱手道:“今日聞先生一番話,老夫雖風燭殘年但仍覺此生沒有白活一遭。先生還請原諒我等方才冒犯之罪。”
方正再次懵逼,直直地看著院長。
院長對高臺之上的楊大清與高喜拱手道:“兩位大人,方先生的學識遠遠超過書院的任何人,所以依老夫看來這場比試我白鹿書院無異於自不量力,所以我們認輸!”
“譁~”
在場百姓們也懵逼了!這尼瑪什麼情況啊?本來打算好好的來看場熱鬧的,我們剛把啤酒飲料瓜子花生小板凳準備好,你這邊倒好,單方面認輸了?這且不說,若是認輸的是方正一方,眾人心中還算提前有所準備,可如今承認不如對方的是白鹿書院一方啊!這就讓大家很是難以理解了!你堂堂一個百年書院,怎麼能說認輸就認輸呢?說好的文人風骨呢?說好的一身浩然正氣呢?都餵狗了?
在百姓們震驚的同時,也紛紛將頭扭向了方正。他們原本戲謔的眼神此刻卻變得異常震驚。這到底是個什麼樣的選手啊?一上來只是簡簡單單說了幾句話就讓對方自動認輸了。雖然這番話他們中或許有人聽懂了,可這個朝代的大部分老百姓基本上都還是文盲。所以他們對於方正只靠幾句話便能讓對方主動投降的手段感覺非常不可思議!
難道此人並非表面上看起來的這般?而是背後有不俗的靠山?也不對啊,白鹿書院巍峨青川多年,還沒聽說過書院中的任何人因為懼怕對方的後臺而主動投降的。所以這個可能完全不成立。
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讓白鹿書院主動認輸的呢?這些百信們在震驚之後紛紛交頭接耳地相互議論著,一時間廣場上全都是嗡嗡的議論之聲。
當然,百姓們其中也不乏有一些讀過幾年私塾的人,在他們聽到方正的幾句話之後,頓時如同遭到了當頭棒喝,腦袋瞬間就是嗡的一下!這才是有大學問的人啊!與之相比白鹿書院中那些自詡才高八斗的先生們簡直就連給他提鞋都不配!
就在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高臺之上的楊大清滿懷讚許的聲音傳來:“方正,你方才所言本官細細思量之下覺得卻實不錯,而且其中意味聲長,就連本官也不得不對你生出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