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書院。
知州大人百忙之中居然還抽出空閒來參加中秋詩會,這讓書院中的眾多學子們頓時與有榮焉,一個個立刻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對高喜以儒家大禮參拜。
“高大人,好久不見啊!”
高臺之上楊大清起身對急匆匆而來的高喜招呼道,似乎兩人很是熟稔一般。
高喜進門之後並沒有來得及看京城來人,而是在四下尋找方正的下落。當他看見方正好端端地坐在一旁時,頓時一顆心放了下來。還好來得及時沒有讓他被朝廷抓去。
不過此刻他又有些疑惑起來,為何朝廷來人不先把殺害世子殿下的兇手繩之以法,反而放任他好端端坐在一旁呢?
正在這時,高臺之上有聲音傳來,高喜連忙抬頭一看,頓時心中一驚,怎麼是他?
高喜拱手賠罪道:“原來是楊大人當面,下官有失遠迎還請見諒。”
楊大清和高喜的確認識。想當初兩人還一起在國子監求學來著,說起來兩人應該算是同窗。不過楊大清中舉要比高喜早一些,所以不能稱作同科。不過後來高喜不知走了什麼狗屎運,在朝堂上升官的速度雖談不上青雲直上,但卻是一年一個官階,讓整個朝堂都有些咋舌。
所以像他這種比較走運的人自然而然地就受到了當時還沒被皇上重用的楊大清的關注。因為他們都是文官出身,而且還一起在國子監同過窗,故而兩人也算是舊識了。
後來楊大清被皇上派出去巡查天下,而高喜則在不久後也被派往青川任知州。所以兩人這次相見也可以算得上是他鄉遇故知了。
高喜在看到楊大清後心裡便是一鬆。既然是此人來了,那方正就有五成把握救出來。
“楊大人,他年一別數載,如今他鄉再見當真是讓下官萬分感慨啊!想當初咱們一起在國子監求學、一起同殿為臣....”
楊大清也唏噓不已:“是啊,當年經常在一起喝酒來著,可現在呢?一別經年,你我都垂垂老矣。”
兩人相互把臂打量對方,許久後同時爆發出一陣豪邁大笑。然後高喜便在楊大清的帶領下向著高臺之上走去,看來是打算讓他也參與進評審中來。
高喜在路過方正的時候刻意停頓了一下,猶豫片刻後開口問道:“方正,你不在衙門辦公為何會出現在這裡,而且還是坐在正中?”
方正還沒來得及解釋,楊大清笑道:“高大人莫非不知?”
高喜奇道:“哦?下官當真不知究竟發生了什麼以至於他會出現在這裡,還請楊大人解惑。”
楊大清古怪地看著高喜道:“難道佈置詩會會場不是高大人下的令?”
高喜搖頭道:“並非下官所為。”
“那就好。”楊大清感嘆道:“如此高大人便不會因此得罪白鹿書院了。哈哈,來來來,咱們先去上面就坐,待本官跟你一一細說。”
高明欲言又止地看著父親被京城來的官員拉走,頓時有些焦急道:“父親....”
高喜回頭,隱秘地衝他搖搖頭道:“高明,你如今也是城管衙門的一員,於情於理都該和同僚們在一起。”
高明會意,連忙點點頭後來到方正身邊坐下。
這時,方正湊到他耳邊悄聲問道:“你去找你爹來救我?”
高明點頭,衝楊大清努努嘴道:“什麼情況?為何那位沒有把你抓起來?”
方正不樂意了,罵道:“怎麼?看你這模樣沒把我抓起來很不開心?”
高明連忙搖頭解釋道:“方兄,你知道我不是那個意思。”
方正嘿嘿一笑,然後嘆息道:“其實我也不知道。總之呢,上面那老頭和我認識,關係嘛...還算不錯。至於到現在還沒抓我估計是因為咱們做的事情惹起眾怒了,當務之急是要把我推出去平息白鹿書院的怒火來著....至於事情結束後我還能不能逍遙法外,那就要看天意了。”
高明聽得一愣一愣的,還看天意?你自己剛不說和上面那位關係不錯嗎?那不就等於不會抓你了?
方正似乎看出他的想法,苦笑道:“關係好歸關係好,可是別人畢竟是在朝為官,總不可能因為一己私慾就罔顧大局吧?再說了,若是皇上鐵了心要弄死我,楊大清就算拼了老命也無濟於事。所以現在只能祈禱皇上沒那麼狠心了,至於以後,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高明似懂非懂地點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