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學術界的一次無比激烈的探討,討論到最後,就有學者認為,別的哺乳動物和人類是完全不同的。
別的哺乳動物生下來就能走能跑的,人類行嗎?
人類要是一個人在火星那樣的環境生活,有可能一輩子都學不會直立行走。
這些探討,並不是針對什麼人,只是大家各抒己見,誰也說服不了誰。
最後的最後,梁天在設計人類移民火星的計劃的時候,就增加了很多驗收標準。
透過一項一項的標準化,達到了讓絕大多數科學家滿意的程度。
而這裡面,就有一項,是讓一個在火星出生的人類嬰兒,獨自長到三歲。
當時列的這些條款,都是經過各方拉扯的。
持反對意見的人,因為有了這麼一條看起來完全不可能的“人類火星試驗基地驗收標準”,也就沒有再表示強烈的反對。
總之呢,梁天設計這些條款的初衷,是為了讓人類移民火星計劃得以透過。
當時的梁天,還沒有想後續那麼多。
當然,更沒有想過讓自己的曾孫女成為火星移民的最後一道驗收標準。
梁星火和梁星藍的到來,算得上是一個意外。
梁星火的媽媽曾若寧是在火星試驗基地有工作的。
時間差不多是要三年。
她的爸爸梁鑫渠,和這件事情就沒有什麼關係。
他做的是月球的氦三能源渠道。
隨著火星試驗基地的發展,月球的幾大能源集團就想著,是不是能把生意,做到火星上去。
想來想去,就把當時還不是月球能源渠道負責人的梁鑫渠給派了過去。
梁鑫渠沒在火星考察多久就回去了。
月球資源和火星資源,差異性太大。
月球的那一套,不太好往火星照搬。
梁鑫渠揮一揮衣袖,什麼都沒有帶走。
反而來留下了很多很多個億……
梁鑫渠和曾若寧本來就是戀人的關係,而且是長跑了很多年的。
兩個人一個在月球能源基地打拼,一個去了火星人類試驗基地。
約好了再過三年回到地球就結婚。
或許,是地球的那一套防範措施在火星不管用。
也或許是當時直接從月球出發,沒有機會帶著地球的防範措施。
不管是什麼原因吧,曾若寧反正就是懷孕了。
火星試驗基地沒有來了就得貢獻十年的呼吸才能離開的說法。
但來一趟肯定也是很不容易。
梁鑫渠是在回去的路上知道自己要當爸爸的。
那時候一飛就是一年多……
梁鑫渠人都還沒有回去呢,梁星火和梁星藍就已經出生了。
曾若寧懷孕的整個過程,恰逢火星試驗基地這邊所有的專案推進都異常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