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火不過是一個平平凡凡的女孩,她原本應該有幸福美好的生活,都是我的錯。”
這一老一小說的話,怎麼聽,都不在一個頻道上。
“錯了?錯哪裡?整個太陽系,誰不知道火星洞么是火星移民計劃最亮眼的成績單,比地球上的芸芸眾生,都要更加優秀。”
“那應該是外人看起來吧。等你見到了火星洞么,你幫我和她說聲抱歉,她一定不是這麼想的。”
梁天越是篤定,方原就越是不能理解。
“小娃娃,你知道嗎,儘管我一開始就很激進,但我在設計人類火星移民計劃的時候,其實是沒有想過會這麼快進入執行階段的。”
梁天沒有問,為什麼剛剛明明都已經要到火星中繼站了,卻是過了這麼久,還沒抵達。
既然方原想知道,他就認認真真的把火星移民計劃裡面,一些不為人知的設定由來,一個個說給方原聽。
月球能源基地,從2030年就已經有好幾個國家開始著手組建了。
但人類移民外星的計劃,不管是月球還是火星,其實都是差不多時間啟動的。
甚至可以說,火星移民計劃,開始的還會更早一些。
火星移民沒有月球那麼成熟和飽和,主要是因為距離的問題,而不是開始時間的問題。
移民火星並不是什麼新鮮的概念,梁天小的時候,就已經有人在說。
聽起來就很浪漫,很讓人嚮往。
但真到了要執行的階段,就開始有很多反對的聲音。
其中有非常重要的一個觀點,是認為人類的嬰兒,沒有辦法在火星上正常生存。
就是在空氣食物這些都不缺的前提下,還是很難。
不僅難,還有可能出現基因突變。
持有這種觀點的人,主要是考慮到了地球和火星引力環境的不同。
不管再怎麼改造火星磁場和大氣,火星本身的質量和火心引力,是沒有辦法改變的。
這種觀點認為,火星的引力只有地球的0.38倍,人類移民的後代可能因為環境產生基因變異。
也就是說火星人和地球人,從長相開始,就會很不一樣。
上肢會非常粗壯,下肢會逐漸退化一些,身高又會比地球人高很多。
總之呢,辛辛苦苦移民去了火星,最後所有後代都變成了怪物。
從引力的角度出發,只有地球的1/6月球,就比火星要危險很多。
人類第一個實驗室版腦組出現在火星而不是月球,關於引力環境的討論,算是很主要的原因。
如果只是科學試驗基地,那怎麼麻煩怎麼惡劣,有什麼特殊情況都沒有關係。
如果要人類長期過去居住,那就是完全是另外一回事情。
梁天對這件事情持有不同的態度。
人類的體態外貌,都是在悠悠歷史長河裡面,慢慢形成的,並不會因為移民一下,就忽然出現巨大的變化。
地球那麼大,人種那麼多,論外在,其實就還是差不多一個樣。
引力環境的改變,肯定是會有很大的影響的。
人類如果生活在火星,因為引力小,說不定衰老也比較慢。
至少鬆弛和下垂什麼的,肯定會不像地球那麼嚴重。
關節一類的問題,說不定在火星上,也會有很大程度的緩解。
再有就是哺乳動物火星繁殖實驗,確實也沒有發現有突發的巨大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