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讀書階段,就被父母拉去挨一刀的男孩們,手術適應證據更模糊了。姚海軍指出,很多父母擔憂的包莖,是生長發育的過程。資料顯示,出生1年,包皮狹窄環可退至冠狀溝下方的比例,約為50%;3歲時約為89%。六七歲時,男孩包莖比例為8%,到1618歲僅1%“露不出頭”。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主張,包皮手術並非越早越好,可酌情移到青春期後或結婚前後進行,根據成人的感覺和要求而選擇是否進行。”姚海軍說。
即使在少數有“明文”支援的國家,割與不割的爭論也從未停止。2012年,美國兒科學會更新指南稱,男孩做包皮環切手術的好處大於風險。
“但其健康收益沒有大到要建議所有人都割的地步。”美國泌尿外科醫師艾德里安·卡馬克(AdrienneCarmack)明確反對給5歲以下男童割包皮,並稱包皮環切的好處都有“替代方法”。比如,割包皮防性傳播疾病或炎症,透過正確使用安全套、加強清潔就能實現。而美國兒科學會所支援的“割包皮防**癌”,美國癌症協會有更簡單、有效的:戒菸,包括二手菸。
姚海軍表示,在許多家長眼中,包皮環切似乎是個很小的手術,隨便做做也無妨。事實上,其術後併發症和後遺症並不少。同時,包皮環切手術不僅是治病,還屬於美容手術,因而對手術技巧要求非常高。
對於社會所傳播的“越早割越好”“割包皮是小手術”等主張,不是貪就是壞。
&n縮水成4cm
血脂、他汀、藥物,三者的關係,一文理清
Q1
我知道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是“壞”膽固醇,那剩下的這些指標是什麼?
一般來說,醫生更關注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水平,因為這個指標和心梗、腦梗等心腦血管事件的關係更為密切,我們也有明確的手段可以干預。
Q2
化驗單上沒有箭頭,說明我的血脂是正常的?
並不是這樣的,根據每個人的基礎疾病、風險因素不同,血脂目標也不相同。
穩定性冠心病、急性冠脈綜合徵、卒中、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外周動脈粥樣硬化病患者:<1.8mmolL。
&nmolL。
吸菸且肥胖的人群(體重身高的平方≥28):<2.6mmolL。
45歲(男性)、55歲(女性)以上吸菸的高血壓患者:<2.6mmolL。
因此,即使血脂化驗單上一個箭頭也沒有,您也需要複診。
Q3
膽固醇和甘油三酯都高,先顧哪一頭?
一般根據血脂異常特點,首選他汀類藥物治療,如合併高甘油三酯血癥,可採用他汀類與貝特類藥物聯合應用的方法。
開始合用時需要採用小劑量。
Q4
擔憂他汀的副作用,我可以不吃嗎?
肝功能異常,發生率大約為0.5%~3.0%,多見於接受大劑量他汀治療的患者。
糖尿病風險,長期服用他汀有增加新發糖尿病的風險,發生率約為10%~12%,這被稱為他汀的“類效應”。但由於他汀對心血管疾病的益處遠遠大於新發糖尿病風險,因此無論是否患有糖尿病,只要需要降脂治療,都要堅持服用他汀。
認知功能障礙,也就是俗稱的記憶減退,一般是一過性的,可以自行恢復。
Q5
吃了他汀血脂還是不達標,我可以翻倍劑量吃嗎?
他汀的降脂療效具有“6”效應,也就是劑量增加一倍,只能使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進一步降低6%,而不良反應風險則大為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