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每當這麼想的時候,薛白反倒會感到空虛,覺得自己失掉了上進心。
他有時彷彿能看到,哪怕有朝一日,自己治理出了一個極強盛的大唐王朝,他腦海中甚至都有畫面,火車縱橫過廣袤的疆土,萬里之外都在傳唱大唐的詩篇。
可愈演愈烈的階級矛盾不解決,一個強大的王朝卻沒有與之適配的制度,只怕會像一個越造越大的炸彈。等到爆炸的時候,分崩離析……
“嘭!”
一團煙花在薛白麵前炸開,灑落漫天流光。
上元節這樣過去。
年輕的天子迎來了他登基執政的第四個年頭。
此前那些年,該打下的安定環境已有了,休養生息、注重民生農業之諸事也做了,生產力的發展處於一個徐徐漸進的過程……變革的時機已逐步成熟。
只看薛白還想不想大刀闊斧地改變了。
~~
壽安縣。
老袁頭蹲在官府給他分配的百畝田地邊,有些發愁。
這地不算好,其實算是荒地,遠不如崔家讓他種的那些良田。
當然,他要種也是能種的,可算了一下,租耕牛,買農具,挖渠引水或挑水澆灌,於他而言是不小的負擔。
思來想去,他便想到了杜五郎與他說過的春苗貸。
雖擔心再借了錢又遇到災年,重複過去的不幸,可他還是咬咬牙決定幹。
第二天,老袁頭起了個大早,天不亮便出發去往縣城。
抵達縣衙時,只見大門對面的街上已蹲了不少農戶,他遂過去,問道:“你們也是來借春苗貸的?”
“是哩,原本縣裡有個吏員說,到豐匯行也能弄,可他不在,我們也不懂該怎麼辦。”
“誰來著?”
“邵文遠,據說是和小寡婦好了,被人夫家浸豬籠了。”
“那我們去豐匯行?”
“我昨日就去了,說是縣署會派人送到各個村,與牛一起。”
正說著,縣署大門終於開啟來,有吏員搖頭晃腦地出來,見這邊聚著許多人,上前叱道:“聚著做甚?要鬧事不成?”
“差爺,我們是想來問春苗貸……”
“都說了!各自在鄉里等著,縣裡會派人,拉著牛,載著農具到各個村裡,誰讓你們跑到縣署裡來了?!”
這般一說,眾人便各自要散去。
老袁頭見狀,也就跟著他們散了,準備回村裡等著。
沒走幾步,迎面恰遇到一頂轎子晃晃悠悠地過來,旁邊一隨從上前道:“老袁頭,你怎麼在這裡?”
“小人是來借春苗貸的。”
“等著。”
那隨從便返回到轎子邊說話,老袁頭目光看去,原來是主簿宗涵。
宗涵吩咐了幾句,那隨從應了,便向老袁頭道:“主簿關心你,讓我帶你去。”
“謝哩,對了,果真是年息一分?小人的田地荒得很,就怕萬一還……”
“年息一分或二分,那是依著田畝申請的,隨我來吧。”
“好哩。”
老袁頭也就隨著對方到了縣南城的豐匯行。
那隨從入內,道:“宗主簿讓我來的,這是響水村的,要借春苗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