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委派了身邊一個親近宦官王守誠作為崔圓的監軍,要求王守誠及時向他稟報戰況。需做到一日一報,甚至一日兩報。
王守誠也很幸運,自大軍出征以來就給了李琮很多的好訊息。
崔圓雖帶著了長安許多禁軍以及關中的一部分守軍,但相比李璘,兵力還是不足,因此當他駐紮在商州之後,拿出大量的軍費招募勇士。
然後他賞賜將士,使得將士人人振奮,士氣高昂。
當王守誠把這些情報遞上來,竇文揚就與李琮商議,認為應該下旨命崔圓儘快南下。
原因很多,一是儘早地平定永王之亂,減少聖人威望的損失;二是關中的錢糧遠遠比不上江陵富足,拖得久了,他們肯定拖不過李璘;三是崔圓是宰相之才,李璘不過是深宮大院裡長大的無知之輩,此戰朝廷這邊有必勝的信心。
崔圓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放棄了地勢之利,率大軍出了武關道,在鄧州以南攔住了李璘的叛軍。
李琮焦急地在大殿上踱著步,無意識地啃著手指甲,終於,竇文揚捧著王守誠的信到了。
“如何,勝了嗎?”
“稟聖人,還在對峙。”竇文揚答道。
李琮好生失望,但至少沒聽到壞訊息,喃喃道:“希望崔圓不要讓朕失望啊。”
竇文揚便道:“聖人不必擔憂,王守誠、崔圓想出了一個平賊的妙計。”
“快說。”
“崔圓派出哨探打聽到,李璘叛軍中的大將季廣琛乃是進士出身,深受朝廷恩德。”竇文揚道,“王守誠認為,此人有被策反的可能,請聖人賜予他高官厚祿勸他歸降。”
李琮自然不會不允,當即寫了一封聖旨,不僅赦免了季廣琛的謀逆之罪、大加封賞。還承諾叛軍中其他將士,只要歸順朝廷,也是既往不咎。
旨意送到崔圓軍中,崔圓大喜,當即派人去見季廣琛。
為了確保能夠說服季廣琛,他還從他蓄養的美姬中挑出一個送給季廣琛。
崔圓是世族出身,早年在蜀郡任官時,就物色了許多小美人胚子養在家中,身邊姬妾成群,這次也是帶到了軍中。
他眼光好,能送給季廣琛的,自然是傾國傾城,相信一定能打動季廣琛。
這日李璘不在,使者進了叛軍營地時,季廣琛正在與麾下將領們說話,聽聞唐軍又遣使來,也不驅散那些將領,徑直讓人入帳相見。
唐軍使者只好領著美人進帳。
一縷香風飄過,諸將紛紛扭過頭來,見了這美人,一個個都直了眼,甚至有人忘乎所以地站起身來。
使者一看這情形,心中更添了幾分招降季廣琛的把握。
他把聖人的寬恕之意說了,許下承諾只要季廣琛棄暗投明高官厚祿少不了。這些是往後的東西,暫時看不見也摸不著,因此他接著就把那美人送上前。
“季將軍是英雄,與美人最相配,還請笑納。”
帳中不少將領見狀,都嚥了咽口水,認為季將軍可以棄暗投明了。
季廣琛卻是看都不看那美人一眼,而是環顧了麾下的將領們,沉聲開口道:“不妨告訴諸君,我不是沒想過歸順朝廷。”
接著,他抬手一指,道:“可你們也都看到了,這就是朝廷如今的風氣,奸佞當道,盤剝無度。重臣將帥毫無氣魄,兩軍對壘,當面唯敢以美色相誘,如此烏煙瘴氣,聖人卻還要改歲首彰顯功績。我等如何能不效忠永王清君側?!”
一番話,諸將紛紛沉默下來,把目光從那美人身上移開,落到了季廣琛的臉上。
季廣琛眼眶一紅,動情道:“諸君隨永王清君側,是把你們自己以及妻子兒女的性命交在我手中,我如何敢收這個美人,而辜負你等的信任?殺了!”
“殺!”
“噗。”
“噗。”
兩刀劈下,帳中將領徑直砍倒了崔圓派來的使者與美人,血濺當場。
季廣琛也沒二話,當即下令擊鼓出兵,直取崔圓大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