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南郊,雁塔寺。
“何物?”
林逸塵的一句話,卻是聽到了方生、方覺以及青華三人驚呼脫口而出的兩個字,而且脫口的兩個字居然是一模一樣。
雁塔寺有多少法器和寶物,方生、方覺兩人作為雁塔寺的主持以及長老,長期待在雁塔寺居然能夠不知道?只是不論法器還是寶物,佛門東西外人自然很難使用,即便勉強使用也發揮出來多少威力,除非鳳幽和白芷遁入佛門,不過從之前的事情看來,顯然是不可能的。
而作為外人,青華自然也知道一些常識,佛門的東西對鳳幽和白芷自然沒有多少用處,便是佛門至寶,恐怕也不會自兩人手中發揮多少用處,而且以先前看這兩個老傢伙摳門的模樣,真要是佛門至寶想要對方捨出來,恐怕比登天還難。
在三人好奇的目光中,林逸塵不緊不慢地道出了三個字:“菩——提——子。”
聽聞這個名字,方生、方覺明顯一愣,怎麼也沒有想到林逸塵卻是提出了這個,而且對方如何知道這件事情的呢。兩人對視一眼,最後還是方生搖頭苦笑,雙手合十道:“不是老衲推脫,實是本寺並無菩提子。”
對於他兩人的話,林逸塵並沒有覺得意外,只是林逸塵卻也沒有什麼鬆口,道:“大師何必自謙,貴寺確實沒有菩提子,不過,貴寺應該有法子獲得菩提子,不是嗎?”
面對林逸塵的話,方生苦笑,身旁的方覺地頭一禮,道:“出家人不大誑語,本寺卻是知曉獲取菩提子的法子。卻不知國師是從何處得來的訊息?”
林逸塵搖搖頭,笑而不語。
方覺自知唐突,歉然道:“是貧僧唐突了,請國師見諒。”
林逸塵擺了擺手道:“無妨。”
這時青華才問道:“可是傳說中能夠助人悟道的菩提子?”
這是鳳幽、白芷也湊了過來,愣愣地看著中間說話的幾人,不僅如此,連毫無關係的秦懷玉也有一分好奇,走了過來。
方生點了點頭,算是認了下來。
林逸塵笑臉看著青華,似有深意地問道:“道友覺得此物可能算作是佛門給予的賠償?”
青華託著下巴,沉思了一下,道:“若真是傳說中所謂的菩提子,予她們一人一枚,自是勉強可以。”
傳聞當初佛門的佛祖自是在菩提樹下悟道成佛,是以佛門將菩提樹當做佛門聖樹,看守極為嚴格,少有人能夠看見,久而久之,菩提樹便是在眾人眼中消失,誰也不知所蹤。而關於菩提樹所結的菩提子的效用,卻是早前便被人證明過,若能佩戴一枚於身上,自可將人對大道的感悟更深刻幾分,不然佛門也不會也雨後春筍之勢迅速崛起,幾乎和道門並駕齊驅。
若能於她二人各得到一枚菩提子,自然也算是得到了相應的補償,畢竟兩人也算是經歷了生死才換來的。
聽到青華的話,方生、方覺對視一眼,自知肯定得捨得一些補償才能了事,不過依然還是不肯鬆口,便聽得方生對著鳳幽和白芷道:“阿彌陀佛,兩位女施主與我佛門產生今日因果,也算是與我佛門有緣,佛門自該遵從此中緣法,為兩位施主開啟方便之門。只是菩提子之事,還需要看兩位施主的造化。”
青華還沒有說什麼,倒是一旁的林逸塵笑著說道:“大師這就有些賴皮了。”
方生唸了句佛號,道:“我佛門願開方面之門,是否有所得終究需要看兩位施主的機緣是否足夠。”
青華也有些看不慣這老和尚了,顯然對方就是摳門,不肯輕易鬆口,接著話道:“那大師不介意多加一人吧?”
方生看著青華,小心問道:“公子不至於親自前去吧?”
青華輕笑一聲,道:“菩提子雖好,卻還入不得我眼。”
方生明顯鬆了一口氣,然後問道:“那不知道公子想加何人?”
青華伸手一指,指頭所對的正是秦懷玉。
看著青華要加秦懷玉與鳳幽、白芷一起去,方生、方覺、林逸塵也是一愣,顯然不知道青華到底想做什麼,便是連站在一旁的秦懷玉也沒有想到自家公子居然會指向自己。
方生微笑,溫言道:“自無不可。”
雙方便是就此約定,將鳳幽、白芷、秦懷玉三人一起取菩提子,時間則是定在了次日午時,時限三個時辰,屆時無論能不能取得菩提子,今日之事都將作罷,不再重提。
而考慮到今日時日已晚,方生便是安排青華一行四人,還有林逸塵五人留宿在了雁塔寺,為五人準備了五間客房,因而五人當夜並未離開。
夜間,一行五人用過雁塔寺準備的齋飯,並未散去,反而聚在了一間客房內。
想著白天大殿內的事情,鳳幽和白芷不禁對眼前的白髮白鬚的林逸塵多了幾分好感,佛門的菩提子的效用他們自然是清楚的,那等佛門寶物可不是誰都能夠得到的。而且,這菩提子並不會向佛門的其他物品一般對妖類有剋制之效,對仙、妖、人、佛、鬼從無抗拒之效。
看著在一旁沉默不語,有些不明所以的秦懷玉,林逸塵對著青華道:“道友今日多加了懷玉,不知心中可是已有定計策?”
聞言,不光秦懷玉,就連鳳幽和白芷也都看向了青華,白天為什麼要多加了一個秦懷玉?
秦懷玉雖然身手也不差,但是畢竟只是人類,也未入道門,不比鳳幽、白芷這樣的神獸、草木化形的體質,差了不止一星半點,而且,恐怕那些老和尚也不會輕易讓他們把菩提子找到,說不定路上還會有阻撓,倒是恐怕秦懷玉根本幫不上忙,還反可能丟了性命。
只是這話,無論是誰也說不出口。
青華並沒有回答,反而看向林逸塵,道:“國師今日似乎也有深意,不知道又在謀劃些什麼?”
林逸塵老臉一紅,略顯尷尬,道:“終究還是瞞不過道友這雙慧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