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釋出的目標是目標,實際對應是實際對應。”
“8%的目標能不能做到,他們心中也是有數的。”
周玲現在並不是特別的擔心南北大眾那邊的年降。
得益於星宇車燈在LED大燈上的領先地位,他們在汽車車燈行業的話語權快速的上升。
並且車燈這個東西跟一般的零件不一樣。
像是ESP和安全氣囊之類的零件,都是需要車型換代才會變化。
這個週期基本上是要五六年。
在這五六年內,車企一般都會搞至少一次的年度改款車型出來。
那種緩一緩車燈、保險槓、車輪什麼的,稍微變一點模樣。
然後就說全新2007款xx車型上市之類的,實際上還是沒有變化。
這對車燈企業來說,是好事也是壞事。
好事就是他們的價格,基本上兩三年就要重新報價一次。
有什麼影響呢?
舉個具體例子就好理解了。
同樣是1000元的零件,一般量產第一年是不需要對應年度降價的。
然後第二年對應5%的降價,價格就變成了950元,第三年再對應5%的降價,價格就是902.5元。
而第三年可能剛剛進行了幾個月,所謂的全新2007款xx車型上市了。
車燈又是全新設計,重新報價,價格可能又回到了1000元,甚至更貴了。
這種情況下,年度降價對車燈零件的利潤率來說,影響不是那麼的大。
相反的,如果是安全氣囊,那麼還要接著第四年降價5%,價格變為857.38元。
繼續還有第五年的降價,價格就變為814.51元。
萬一主機廠把這款車型的生命週期多延長一兩年,那麼你還要對應第六年、第七年的降價。
這個壓力一下就上來了。
有幾個零件能夠有20%以上的利潤供你降價啊?
所以大多數時候,第一第二年,供應商還能在零件上掙錢。
第三第四年基本上就不掙錢,第五年可能就要虧損了。
當然了,這裡指的是具體某一個零件。
一個公司肯定有很多零件在生產,每個零件的情況不一樣,需要綜合起來看。
“8%的目標,對博世、大陸這些企業來說,那當然就只是一個數字而已。”
“大眾的人也知道這些國際汽車零部件巨頭不可能降價那麼多的。”
“但是對於國內那些話語權比較薄弱的廠家來說,或者是競爭比較充分的廠家來說,他們就會硬逼著我們同意。”
“甚至我們要是不同意的話,他們直接就在貨款裡面扣除8%。”
周文靜作為星宇車燈銷售部部長,對主機廠的瞭解肯定是比周玲這個總經理更加清楚。
欺軟怕硬,找軟柿子捏。
這幾乎就是人的本性了。
她是曾經碰到過太多類似的案例了。
“以前我們星宇車燈的話語權很是薄弱,對於主機廠提出來的要求沒有什麼反駁的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