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看到曾經學習成績比自己好很多,還保送了研究生的張英棟像是小學生聽講課一樣的仔細聽自己說著職場內幕,梁華龍的成就感也是滿滿的。
“我告訴你啊。”
“除了研發和採購之外,其實公司裡面還有好些部門其實更加經不起查。”
“像是銷售部,一個廣告到底是一百萬還是兩百萬,是沒有絕對的標準的。”
“一個廣告的效果是好是壞,大多數時候也是沒有辦法去量化衡量的。”
“再說了,你發車給到各個4S店,是發要加價賣的熱銷車型,還是發冷門車型。”
“這裡面的操作空間也是很大的,4S的老闆為了提到好賣的車,不得表示表示?”
“這種情況下,裡面的水就更深了。”
“我們公司在這方面做的應該還是比較好的,但是其他一些公司的銷售部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梁華龍說完研發和採購,一轉身又說起了銷售。
在他看來,外行對汽車公司的很多認識,都是不準確的。
“按照你這麼說,銷售算是水最深的了?”
張英棟在一旁附和了一句。
而梁華龍的回答卻是很有意思。
“你這麼說也不能說有錯。”
“不過還有一些部門,雖然涉及的金額沒有銷售部和採購部那麼大,但是人家的吃相有時候卻是更加的難看。”
“比如總務部,人家負責一些雜七雜八的事情。”
“我隨便舉一個例子,就說每年的員工體檢,到底是選擇哪一家體檢機構合作,這裡面的貓膩可就多了。”
“幾萬名員工,一個人幾百塊的預算。”
“哪怕是一個人給50塊錢的回扣,那也不得了了。”
“再比如說工會發的一些福利,人家專門挑選一些市面上很罕見的產品,價格虛高的你也搞不清楚。”
“這裡面要是一點問題都沒有,那是誰都不相信的。”
“當然了,我說的是其他公司的工會。”
“在我們南山集團,工會主席就是曹總的母親,她肯定是不會在這方面有什麼想法了。”
梁華龍一項一項的跟張英棟分析著,不斷地顛覆著他的認知。
剛剛進入到職場的張英棟,算是徹底的意識到了職場和學校的不同。
從這個角度來說,今晚的這頓飯,對張英棟來說還是非常有意義的。
……
“周總,今年兩個大眾在供應商大會上釋出的年度降價目標都是8%,這也太誇張了吧。”
當各個主機廠的供應商大會陸陸續續的在舉辦的時候,年度降價的話題也是不可避免的出現在了各家供應商的面前。
這個話題,一般情況下普通百姓是很少聽說的。
只有到了行業很不景氣,主機廠和供應商的壓力都很大的時候。
相關的矛盾就會暴露出來。
普通百姓開始可以在網際網路上看到一些供應商抱怨主機廠降價太狠的新聞出來。
往年南北大眾釋出的降價目標一般是5%,而實際降價則是3%~5%居多。
一些強勢供應商,可能只是象徵性的降價一兩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