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時半左右早餐畢,市長及其他負責人均來送行,蒙贈照片一套,均系在斯城所攝。
至飛機場時,對外文化協會副主席臨時接得莫斯科來電須回莫斯科,不能同遊。七時四十分起飛。十一時十分左右在阿克休賓斯克降落,中休。機站樓上,四壁多油畫,有一幅畫列寧伏草地讀書,另一幅畫斯大林偕伏羅希洛夫與人民共話。休息一小時後復起飛,四時三十分到達塔什干。乘汽車入城市。
塔什干是烏茲別克的首都,有新舊二城。新城系革命後所建立,已充分近代化,街頭有電車,中央區公園中林木甚為茂盛,近代建築頗有伊朗風味,色尚淡青。漸駛向舊城,則近代化程度逐漸減低。街路多以小石鋪面,未加水門汀或柏油,兩側多土面,並有陽溝露出。但水甚清活。牆屋頗帶東方情調,多用日曬磚砌成圍牆。
街頭每見奇風異俗。每有女子頭頂一件大罩袍,臉前垂一黑色厚紗幔,渾如鬼神出現。**少婦喜畫一字橫眉,因眉濃,眉根接近,遂索性用濃黛聯接之,別有風趣。曩曾見畫新疆風俗者有此習,塔什干地近新疆,烏茲別克人亦系突厥近親,風習自有相近者。男女均喜著花衣,戴繡花小帽,色彩斑斕。居民族系亦頗覆雜,有黑髮方面,毫無西方風味者,殆蒙古人之後裔。此種人每戴一種氈帽,頗類戲臺上的英雄帽,只是不掛狗尾而已。
在近郊處下榻於一賓館,頗為幽靜,花草甚多,林木森森,果實累累。
白楊、白樺、桑樹、木槿、鳳仙、芙蓉、美人蕉、白玫瑰、燈盞花、蘋果、林檎、梨、杏、水蜜桃、無花果、葡萄,差不多都是國內所常見的花木果實。觸目皆是,應接不暇。只是沒有芭蕉。得到兩句詩:“林檎委地無人拾,芙蓉花大桑葉肥。”
園之一隅有浴池,水色青黃。水亦山頭冰雪所化。由水渠灌溉,每日午後必放水一次,故浴池之水常保靈活。
傍晚被邀往參觀一攝影場,在一小型放映室中看放電影。一種是塔什干的建設事業,一九三一年成水閘,土壤大見改良,物產豐盛,尤以棉花為最。此片在重慶時曾見放映,到此更增加了本地的認識。另一種是塔什干的***教徒在愛國戰爭中的熱烈表現,獻金、出征、為戰爭勝利祈禱等,極盡了愛國的熱誠。禮拜儀式與中國清真寺中所見者完全相同,唯唸誦經典之聲甚為宏亮鏗鏘,中國似已失傳。清真寺的建築,在中國也失掉了它的本來的藝術價值了。
七月十三日
賓館系平房,餘一人獨據一室,甚為寬敞。昨夜因不甚舒適,未進食。二時頃曾醒來一次,覺寒,遂將大衣蓋上,蓋因地域高,故氣候溫和耶?此等情形,為重慶所絕無。六時頃起床,盥漱,喉部有著涼之意。
早飯後,八時頃出行,先往市**拜會市長,其次往訪科學院。
科學院在一九三七年成立,在前本是蘇聯科學院的一個地方分院,一九四三年改為烏茲別克共和國國立。內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技術科學,第二部分文化科學,第三部分氣象數理。從事研究者有三百餘人,其中有一百五十人為烏茲別克人。有大規模的出版計劃,但因正式成立並未久,尚未實現。圖書館藏書頗富,共有一百五十萬冊,一百四十種以上的各種言語的書籍。
工程師阿士珂新斯基報告,大約涉於專門,譯者最不得要領,主要似談到水渠的開鑿及水力發電廠的規模。有五個宏大的水力發電廠業已大部分完成。將來如全部落成時可能發生一千萬基羅瓦特。的電力,而在革命前是隻有二萬至四萬基羅瓦特的。
地質學家烏克隆斯基報告,從事地質調查者有一千餘人,發現煤礦甚多,已開始採掘。鐵礦亦甚多,尚未利用。鉛礦亦不缺乏。大抵南部地質似印度,北部似西伯利亞西南部。
東方古典文學家安得力夫報告,指示了各種的古文書,就中有蒙古文的資料。突厥文古典的蒐集有六百種之多。
烏茲別克全國六百萬人口,塔市一百萬。計有大學二座,研究所三十七座,從事教育者四萬餘人,一半以上是烏茲別克人。各處城市都普遍地有戲院、電影院的設立。病院亦甚普遍,革命前全國醫師僅三人,現在不僅城市中醫院林立,即每一鄉村都有病院或大夫了。醫藥免費,教育亦免費。
臨別時蒙贈書四冊,一本是發掘報告,一本是詩,另外兩本是小說。小說中有一本是楊(Ya
是一位蘇聯作家的筆名)的《成吉思汗》。
接著是訪問***教的長老。昨晚在電影中所見到的教長和他左右的人都十分懇切地歡迎著我們。開始是到了教長的書齋,席地而坐,在地上鋪了很多華貴的氈毯,還有厚大的坐褥以為靠背和靠肘之用。壁上也懸掛著華貴的氈毯。在極長的矮桌上陳列了無數的果品,有紅茶,有飴糖,有蜂蜜,有燒餅。燒餅實心,窪陷如圓帽,其色金黃。主人輒代為劈裂,拌蜂蜜而食,甚為可口。
十一時頃,教長率領客人至教堂禮拜。拜殿頗宏大,可容納千人以上,人已跪滿,在堂外空地中復跪滿了更多的信徒,當在三千人以上。大多系老人,青少年亦間有之,但為數頗少。
拜殿門前有方形月臺,高出庭面幾級,客人被引上月臺,坐在石欄杆上觀儀。一切儀式與影片中所見者相同,讀經贊禮之聲非常中聽。
祈禱畢,庭中有一老人走至月臺下,挨次捧約翰孫博士及餘之手而吻之,雙淚交流,口中喃喃有聲,不知所作何語。——這大概是表示感激的意思吧?人頗貧窶,曾指其破褲相示,究亦不知其何意。
教長退出拜殿後,又把客人邀引至其別院,大事款待。此次系一庭園,右側為一水塘,蓄水,疑可游泳。中央為過道,道旁有楊樹、桑樹、白楊,森森成列,濃陰疊地。臨塘有木欄,有席面設於其下,仍席地而坐。一切供張均比前次書齋中更為華麗,更為豐盛。左側為花圃,有紅色玫瑰花正在開放。
背方塘,面花圃而坐,餘倚桑樹一株,以厚褥墊背,頗為怡然。洋糖、方糖、冰糖、蜜糖、飴糖,糖之種類更見加多了。水蜜桃、櫻桃、葡萄、巴丹杏、莓子醬、牛乳酪、圓窪大燒餅,更陳設得毫無虛隙。這不僅只是口腹的大享用,而同時也是眼睛的大享用了。有小榧實,味勝胡桃,惜剝食時稍嫌費事。叉燒羊肉,叉長二尺,每人五叉,每叉五肉,以手摘食,食後手指即以兩唇抹之。
食間,一青年牽黑色綿羊一頭步入席次。青年一手牽羊,一手執桑葉二片。羊無角,頭小,尾大,垂耳,細頸,時舉其頭食青年手中桑葉。兩眼清明,甚覺可愛。餘問此何意?乃知羊將被宰割以享客,將求教長施以法語,頗覺不忍。俄而被牽入後院,一聲慘叫,想必是羊子死了。
院後右方為一罈坫形,高出園地二級,護以土牆。牆上滿懸花毯,地上亦有花毯敷陳。繼復設長案,長老肅客移座至彼處,儼如古代酋長生活。包餃以大盤陳出,做法與中國同,多下胡椒。包餃食畢,重整席面,又有抓飯,以大盤盛出。飯中拌以美龍瓜片,筆以叉燒羊肉。主人以手抓而食之,客則侑以刀叉。
三時半回寓,正記日記,蘇太太來告,僅有一小時停留,晚時將往觀劇。往浴池游泳,水深處可沒頂,頗涼。有二人同浴,但均不能游泳者。浴後復於園亭中續記日記,略用茶。
五時頃隨眾出,在阿加德米戲場看演《奧賽羅》(“Otlo”)。串演奧賽羅者乃“烏茲別克共和國人民藝術家”希達雅妥夫(Ab
a
Khidayatov),串演其妻德斯德孟娜者為伊香杜拉葉娃女士(Sa
ah Isha
tu
ayeva),她也保有“烏茲別克共和國人民藝術家”的頭銜。兩位都是烏茲別克人,演出的臺本是烏茲別克的詩人、同時也是烏茲別克科學院的院士,格富爾·古良謨(Gafu
&n)的譯本。劇院的建築已經夠莊重,而整個的演出,以及燈光、佈景、服裝、道具、音樂、效果等,無一不達到驚人的高度。
在劇院中招待來賓的主人是烏茲別克的外交部長,人不甚高,但頗英發。他很佩服梅蘭芳博士,梅博士到莫斯科時,他還是莫斯科大學的學生。他還相信著往年的傳說以為梅博士已去世,甚為惋惜。我告訴他,梅博士尚在人間,而且在上海。他大吃一驚:——那麼,不是投降了日本?
——不是,他已經蓄了鬍子,表示了消極的抵抗。
——哦,那就好了。
他放了心,就好像關切著他自己的貼親者那樣。
這位外交部長又叩問了約翰孫博士,請他提出關於演出上的批評。老主教認為演出的成績很好,就在倫敦舞臺上所演出的也不過如此。只是英國人的性格冷靜,因而在舞臺上的奧賽羅便比較沉著。那種沉著的奧賽羅,搬到塔什干來,恐怕是不會受歡迎的。塔什干的奧賽羅,搬到倫敦去,恐怕也不會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