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時間,很多青年都紛紛前往保安團臨時團部去報名,一下子讓新任團長的虎古忙碌起來。
被李洛委任為團副的張斂,此時也在臨時團部接待應募“保安”的青壯,整個人都顯得精神抖擻。
在大宋軍中十年,憑他的本事,早就應該做到一營指揮,就是都虞侯也能做得。可官場腐敗,難容正直之士,他惡了上官,竟只能憋屈的做個什長,受了多少鳥氣!
可之前當李將軍面小試一次身手,就受到抬舉,立刻委任了“團副”之職,並善加勉勵,頗為看重。令他頓生“士為知己者死”的效死之心。
這保安團統兵千人,相當於宋軍兩營之數。那他這個團副,比起營指揮使只大不小。
這次招募新“保安”,新組建的保安團部首腦都到了。團長虎古,團監楊序,策劃長朱頜,團副張斂一起把關。
保安團的軍餉是高,但不是好拿的,想濫竽充數可不成。
接下來三天,共有八百多想從軍的漢人青壯來報名,結果只篩選了四百人。其他四百多都淘汰了。
三千六百多漢人移民,能挑出四百較好的兵源,這比例已經很高了。主要是因為移民群體本就是青壯為主。
四百人中,有幾十個宋軍老兵。虎古等人考核之後,將其中幾個優異者引薦給李洛,讓李洛定奪。
被引薦給李洛的共有三人。一個叫宋據,原是宋軍斥候什長,精通軍前探哨,擅長騎射。
第二個叫方桓,曾是宋軍一個弩長,不但熟悉床弩,也熟悉神臂弓,甚至…石炮機!
床弩,神臂弓,石炮機,乃是宋軍三大利器,也有一定的保密性。方桓熟悉這三種遠端攻擊利器,絕對是價值很高的技術兵。
第三人名叫關耳,曾是宋朝水軍戰船炮長,操縱鐵火炮,火箭,炸罐。
火器用在宋軍戰船上已經近百年,但是非常原始,並無規格制式化的成熟火器,而且威力有限,所以並沒有規模性應用。
就是現在,元軍水師雖然裝備了火炮,但主戰武器仍然是拍竿和弓弩,因為這幾樣武器比原始火炮更可靠。
原始火炮威力不足,精準度很差,在搖晃的戰船上命中率很低,只能作為輔助武器。
火炮真正成為海上主戰武器,歷史上還要等到一百多年後的明初。鄭和下西洋的寶船裝備了大量當時最先進的第二代火炮。
雖然火炮如今不是主戰武器,但這關耳仍然是很有用的海軍技術兵。
這三人都有大用,算是撿到寶了。
李洛和三人一一聊了一會兒,感覺三人心效能力都不差,就很快做出了決定,開始寫手令。
“保安團新設弩機隊、偵察隊、火器隊!每隊只編制五十人,與已經成立的騎兵隊組成四個獨立分隊,直屬團部!”
“以宋據為偵察隊長,以方桓為弩機隊長,以關耳為火器隊長!”
當然,這火器肯定暫時用如今的原始火器。
李洛再次寫道:“偵察隊暫時不配備馬匹,只以訓練前敵偵察兵為主;弩機營可配備床弩兩臺,神臂弓二十張,石炮機兩架,由方桓指導工匠處製造。”
“火器隊暫不配兵,關耳配合工匠處製作火箭,鐵火炮,突火槍。待火器成,再配兵額。”
寫得這裡,李洛忽然發現,手令中提到兩次的“工匠處”,只是個空架子,除了已任命的處長,連一個工匠都沒有。
“工匠處”極其重要,現在就要搭上架子,不然怎麼造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