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人,給我將他帶去官府,告他偷盜糜家財物,損害糜家聲譽。”
糜竺說完便不再看他,隨後走進來兩個人將他捆起來,口中塞進一塊麻布帶了出去。
這時又走進來一個人,對著糜竺說道:“哥,你這樣做會不會太不近人情了,好歹他也跟了你二十幾年了。”
此人糜竺的弟弟糜芳。
“其他的事我都可以原諒他,但是這件事不行。事關我糜家的未來,這張皓極有可能就是那個高人所說的我糜家的貴人,寧可錯殺三千,也不可放過一個。”
“明天你就出發去一趟房縣,代我向張皓問好,解釋一下這個事情。”
“你記住,千萬不要做他那樣的蠢事,要與張皓交好。聽明白了嗎?”
“諾。”
對自己的弟弟,糜竺還是很放心的,一直以來,這個弟弟都對自己言聽計從。
……
“房縣縣丞張皓,殲滅入寇烏桓騎兵,救被擄百姓,有功,賜爵五大夫,升房縣縣令。”
一個小宦官手裡拿著一卷文書,口中念著文書中的內容,這是張皓的升職的公文。
唸完後,小宦官將文書交給張皓,臉上笑眯眯地說道:“恭喜張縣令高升了。”說完便一直看著他。
張皓哪還不懂他的意思,便笑著接過文書,說道:“天使遠來這苦寒之地,實在是辛苦了,這是下官的一點心意,望天使不要推辭。”
張皓從袖子裡翻出來一個金餅,塞給那小宦官。
“張縣令這是做甚,這多不好意思啊。”
小宦官嘴上是這麼說,但是到手的金餅卻是手中一轉便沒了蹤影。
“下官已備下宴席招待天使,還請天使不吝賞光。”
小宦官搖了搖頭,拒絕道:“並非是咱家不去,而是這次出來,除了來送給張縣令的公文外,還送了另外兩位的調任書,如今已經完畢,咱家還要回去覆命,不便久留。”
張皓問道:“不知是哪兩位?”
緊接著他意識到有些唐突,便改口道:“若是機密,便不用告知下官了。”
看在那個金餅的份兒上,小宦官也沒在意,說道:“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是幽州刺史劉大人調入朝廷,擔任宗正。還有便是公孫瓚調任涿縣縣令。”
“哦,原來如此。”
涿縣乃是大縣,經濟實力與人口數量都甩了房縣不知幾條街,縣令的秩比千石,對公孫瓚來說確實是升遷了。
“敢問新任幽州刺史是哪一位?”張皓問道。
“乃是涼州刺史郭閎之弟,郭勳郭大人。”
說完,小宦官便帶著隨行隊伍離開了。
張皓想了想,歷史上這個郭勳好像在黃巾起義爆發之後就被殺了。
沒想到劉虞走之後還是由這個郭勳來繼任,看來到目前為止,自己的到來只是在小方向上有所改變。
比如這個時候的公孫瓚早已升任為涿縣縣令了,但是這件事直到現在才發生。
不過這些事對自己來說沒什麼影響。
如今張皓已經成為真正的房縣縣令,一些事情做起來算得上是名正言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