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於人多效率高,上河鄉的重建工作很快就完成了。
資金已經到位,現在張皓要乘著還未開春,農閒的時候再次組織起人手,開始修建牧場。
還是依靠僱工的方式,一個青壯來做工,一天給一錢,包吃。
人員嘛,就優先選擇上河鄉的人,讓他們多賺一點日子也好過一些。
牧草有了,牧場也要建造了,還有一個與之搭配的神器,就是用於草料發酵的青儲地窖。
經控制發酵製成的草料營養價值高,易於牲畜吸收,長得可比那些自由放牧的牲畜肥多了。
“我怎麼把牧場的主人給忘了。”張皓一拍腦門,想起來現在自己好像除了二十匹戰馬和三十二匹駑馬之外,沒有其他的牲畜了。
一想起這個事情,張皓就氣呀。
之前繳獲的近兩百匹戰馬只留下了二十匹給張皓,其他的全都給公孫瓚要走了。理由是房縣城小人少,養不起這麼多的戰馬。到是那些他用不上的駑馬全都留給張皓了。
“光有馬可不行,還得再去買一些牛羊。”
房縣沒有牛馬市場,要買的話還的去昌黎,那裡有跟北方胡人交易的互市。
“到時候先買幾頭沒有閹割過的公的牛羊做種,再買幾十頭母的先養著,可惜他們很少賣沒有閹割過的公馬。”
“在這段時間訓練一樣。那等來年春耕,這些駑馬牛羊就可以用來耕地了。”
並不是只要是個牛就能用來耕地,還要進過訓練,讓牛可以聽從指揮,不會在耕地的時候亂跑。
這個時候還有用除了牛以外的羊和馬來耕地,只不過這兩者一個吃的太精細,一個沒有牛的力氣大。
一頭牛動輒上萬錢,能用牛來耕地的無不是地主之家,尋常小老百姓那用得起這麼寶貴的牲畜,還是人力以為主。
張皓打算等開春之後,將牲畜租借出去,給房縣的百姓用來耕地,就按一個鄉十頭牛來算,每一頭租金五百錢,十頭牛就是五千錢,這點錢對整個鄉上千人來說,還是湊得齊的。
如果真的沒有,張皓也想好了,可以用人工來抵。
還是在這段時間,他準備修一些基礎設施,挖個渠,修個路什麼的。
反正就是一句話,不能讓治下的百姓閒地沒事幹,白白浪費時間和精力。
第二天,在房縣縣衙門口貼出來一張露布。很快邊上便圍滿了人群。人們指指點點,時不時有人發出驚呼。
“後生,這上面寫的是什麼呀?”一個老農對著露布邊上站著的衙役問道。
他是中河鄉的一個農夫,此刻乘著農閒,去山裡砍了些柴火拿來城裡賣。剛賣完,便看到一群人圍在一起,他費力擠了進來,但是看不懂露布上寫的東西。
“這是我們房縣的張縣令發的募工告示,打算招募人手在咱們縣的那些沒開墾過的地方建一座牧場。來做工的人每人一天一個錢,還管吃。”衙役笑著說道。
老農驚訝地說道:“還有這種好事?”
現在可是農閒,大家都沒什麼事做。現在有這個機會可以出來做工,不僅給錢還包吃,那就意味著在這個時候可以多賺點錢補貼家用,家裡還少了一個吃飯的,是在是好的不行。
“咱們縣什麼時候來了一個張縣令啊?”
“張縣令那就是之前的張縣丞,剛剛升官了。”
“升官好啊,想張縣令這麼好的官就該升。這個時候還在給咱們出賺錢的主意,那是真為百姓著想啊。”
現在張皓的名聲經過那次事情,在房縣那是很響亮的。在場的百姓一聽說這是張皓想給大家謀福利,便不再有疑,紛紛報名。